《莊子·大宗師》曰:“善妖善老,善始善終”。做事情,有好的開頭,也要有好的結尾。如今,我們形容某人一生圓滿的時候,也可以說他“善始善終”。可是,想要做到“善始善終”,卻並非易事,很多人行至中途,就已然忘卻了初心。
故事發生在河北省的磁縣灣漳村,村子附近有一座大土丘,人們常年生活在這裏,對這裏的一草一木都習以爲 常。從19世紀50年代開始,也就是建國後,人們的生活換了新面貌,家家戶戶都蓋起了新房、修起了路。蓋房、修路都需要取土來打地基。當時,大家都瞅準了這座小山丘,每次需要用土的時候,都會來這裏取一點。

日積月累,一代又一代,大家都來小山丘上取土。慢慢地,山丘就變成了崗,最後又變成了平地。後來,大家看這塊土地荒着,覺得浪費,於是就有村民搶先佔去作爲地基,開始在上面蓋起了新房。旁邊又開闢出了一個小院子,平時養養豬、種種菜,已經全然不見以前的小山丘的模樣了。
1958年,夏天的一個雨夜,暴雨如注。第二天早上,雨水停歇,園子的主人去菜地摘菜。走到菜園裏面才發現,菜地中間不知道什麼時候陷下去了一個大洞。再往裏面看,像是一口井,裏面灌滿了雨水。主人家想着,不如就把這個洞修成水井吧,也方便平時澆灌菜園子。於是,他叫來了街坊鄰居,大家一起動手,將這個塌陷的洞口修成了井臺,之後附近的鄰居們都來這裏取水用。

那時候很多地方還沒有通自來水,大家平時都是從井中取水用。很多人爲了方便取水,乾脆就在這口井附近蓋起了小樓,養起了家畜。大家都過着平靜的生活,直到1986年。某村民發現,他最近一到夜裏,就總能聽到隔壁有叮叮咚咚的鐵器聲。剛開始,他以爲是鄰居在幹活,後來連續幾天晚上聽到,忍不住心生疑惑。他懷疑有人準備偷他家的豬,但是幾次去豬圈裏查看,豬都好好的待在那裏,這叫他疑惑不已。
於是,村民決定,等到白天的時候,再仔細地搜查一下豬圈。這一搜,果然發現了蹊蹺。這豬圈旁邊不知道什麼時候露出了幾個大洞,之前洞口被人用秸稈和茅草蓋住了,所以不明顯。現在仔細一看,這幾個洞非常深,似乎通到了什麼地方。

村民看到這裏又驚又怕,就直接打了電話報警。警察們迅速趕到,對現場認真核查一番,得出了結論:這下面應該是一座古墓,而村民晚上聽到的鐵器聲,應該就是盜墓賊在挖洞。警察直接聯繫了考古隊,考古隊趕到後,給大家解釋說:其實這個村裏離六朝古都鄴城的遺址非常近,大概只有5公里的路程。所以,就算這裏發掘出古墓,也是很正常的。
考古隊立即開始勘察,使用專業的工具慢慢擴大洞口,進入到古墓裏面。專家表示,從古墓壁上的彩色壁畫來判斷,這座古墓的歷史至少已經有千年之久了。意識到這座古墓巨大的歷史和文化價值,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聯合河北省的文保考古隊,一起對這座古墓進行了搶救性的發掘。

大家將古墓裏面的井水抽乾之後,將墓室打開,發現裏面被盜的痕跡很嚴重。所幸,經過專家們的搶救,依然有2000多件文物被安好地護送出墓。經過專家們的仔細研究,大家發現,這座墓室裏面的文字和圖像,並沒有提及該墓室主人的身份。不過,從整個墓葬的形制、陪葬的材料以及壁畫的內容來推測,這個古墓的主人應該就是北齊皇帝高洋。
高洋是北齊的開國皇帝,早年機智聰敏,還是一個非常優秀的軍事家。《北齊書》記載道:“少有大度,志識沉敏,外柔內剛,果敢能斷。雅好吏事,測始知終,理劇處繁,終日不倦……諸夷未賓,修繕甲兵,簡練士卒,左右宿衛置百保軍士。每臨行陣,親當矢石,鋒刃交接,唯恐前敵之不多,屢犯艱危,常致克捷。”在位初期的高洋,外柔內剛,行事果斷,處事公道,練兵有方,每次親自領兵作戰,常有喜訊,正史剛開始對他也是頗多溢美之詞。
《北齊書》

只可惜到了後來,高洋開始變得殘暴,喜歡殺人取樂、酗酒淫亂。史學家們分析,他可能是因爲壓力太大,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在精神壓力和身體透支的雙重作用下,他在31歲時便薨逝昇天。在後來的史書當中,他被描寫成一個淫亂昏潰的昏君,令人嘆惋。
高洋除了是北齊的開國皇帝之外,也是北齊執政時間最長的一位皇帝。這座古墓上中宏偉壯闊的壁畫,也可體現出他獨特的地位。不過,隨着史學家對磁縣古墓的進一步探索,發現裏面並沒有人的遺骨,甚至連一絲骨頭的痕跡都沒有。因此,專家推測,這可能只是高洋的衣冠冢,而高洋真正的墓穴,還在其他未知的地方。
參考資料:
《莊子》
《文軒皇帝本紀》
《北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