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格瓦拉同志

明清易代之际,出现了很多臭名昭著的汉奸,他们为了个人的荣华富贵,不惜卖国求荣、为虎作伥,做出了恁多卑鄙无耻之事,令世人恨不得对他们食肉寝皮。在这些人当中,罪孽尤为深重的,莫过于向清廷献上一条毒计,致使数百万同胞横遭杀戮的孙之獬。那么,孙之獬向清廷献上怎样的计策?他最终的结局如何?

魏忠贤

孙之獬字龙拂,山东省淄川县人,明熹宗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踏进仕途后便依附于大宦官魏忠贤,由此得以出任翰林院检讨、顺天府乡试正考官,任职期间以诬陷良善、厚颜无耻而著称,深为士林所不齿。崇祯帝即位后赐死魏忠贤,而作为“阉党”成员的孙之獬也被革职还乡,直到明朝灭亡都没能再得到任用。

孙之獬在家赋闲16年时间,并没有反思自己的罪过,而是整天怨声载道,对明朝逐渐充满失望和刻骨仇恨。所以,等到满清刚一入关,孙之獬便和家人奴仆一起剃头留辫、换上了满装,跑到北京求官做。此时,执掌朝政的摄政王多尔衮虽然看不起孙之獬,但出于笼络人才的需要,还是任命他为礼部侍郎。

多尔衮

满清入关后,由于南方还存在强大的抵抗势力,所以很有必要笼络明朝遗臣,以此来稳定局面。为此,多尔衮曾发布命令,凡是入关后投降的明朝官员,可以穿着原有的衣冠,并且不需要剃发,只是为了显示民族区别,才让他们和满族大臣各站一班。对于这项决定,满汉大臣均未提出异议,直到孙之獬上了一封奏折,才改变了这种局面。

原来,孙之獬在清朝出任官职后,为了攀结满洲权贵,竟然主动穿戴满族的服饰,并在上朝时向他们的班列靠近。但满洲权贵根本瞧不起孙之獬,哪里允许他加入本方班列之中?孙之獬碰了一鼻子灰,悻悻地想回到汉族大臣的班列,但同样被鄙夷他的同僚所排挤。孙之獬进退失据,实在狼狈至极。

孙之獬

事后,孙之獬并没有认真反思自己在朝堂上受辱的根本原因,而是误认为汉族同僚嫉妒他,而满族权贵则不相信他的真心。为此,孙之獬在思虑再三后,便给清廷上了一封奏折,请求在全国颁布“剃发令”,所有的汉人无论身份、地位如何,都必须仿效满人剃发留辫(详情见《清稗类钞·册十三·服饰类》)。

由于此时清军已攻陷南京、苏州、杭州等地,自以为大局已定的多尔衮便欣然接受孙之獬的建议,在顺治元年(1644年)年底颁布命令,规定“全国官民,京城内外限十日,直隶及各省地方以布文到日亦限十日,全部剃发”,迟疑或不从者皆按谋逆罪论处。次年(1645年),多尔衮又颁布“易服令”,要求全国官民穿戴满族衣冠。

剃发易服的场面

在满清入关前的两千多年间,汉族的习俗一直都是“衣冠束发”,这不仅是他们的习惯、爱好问题,而且还有着区别其他民族、尊重祖先父母的特殊意义,即儒家经典《孝经》所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剃发令”的实行,无异于使汉族失去与少数民族相区别的外在标志,也击垮了他们不愿做奴隶的最后一道心理防线。

正因如此,“剃发令”一旦颁布,天下悲愤异常,各地遍燃反清怒火。面对着汉人的强烈反抗,清廷并没有退缩,而是直接诉诸于暴力,对反抗者施行屠杀政策,直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据保守估计,因反抗“剃发令”而遇害的汉人多达数百万,其中最惨烈的事件,莫过于“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时至今日依然让国人椎心泣血。

南方汉人的抵抗遭遇清军的屠杀

数百万同胞的鲜血染红了孙之獬的顶戴花翎,因为建言“有功”,他很快便被晋升为兵部尚书,奉命到江西去招抚抵抗军。但是,孙之獬的名声实在太臭,江西士民无不想将他食肉寝皮,所以招抚工作非但没有完成,反而激起更多的民变。清廷对此大失所望,最终以“久任无功,市恩沽誉”的罪名,将孙之獬革职还乡。

孙之獬一旦离开京师,便彻底失去人身安全。顺治三年(1647年)秋,由谢迁领导的农民起义在山东爆发,并且很快攻占淄川等地。城破之前,孙之獬携带家眷潜逃,但在途中被农民军捕获。由于孙之獬罪大恶极,所以谢迁先是命令士兵押着他游街示众一番,然后又命人在他的上遍刺针孔、插上猪毛,在闹市区斩首示众,而孙之獬的妻子儿女共7人,也一并被处死。

怒斥孙之獬的碑文

孙之獬被杀的消息传开后,天下士民无不拍手称快,大思想家顾炎武为此还赋诗一首,对谢迁此举大加赞扬。而清廷在得知孙之獬的死讯后,也并未给予他任何旌表和抚恤,俨然已把此人忘得一干二净。孙之獬为贪图名利,置民族气节和同胞性命于不顾,公然为虎作伥、残害同胞,实在令人唾弃,他最终能落得如此凄惨下场,实属罪有应得。

史料来源:《清史稿》、《清稗类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