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格麗特·米切爾《飄》

插圖:電影《亂世佳人》劇照

作品簡介:

長篇小說《飄》是美國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所著,以美國南北戰爭爲背景,講述了南方塔拉莊園農場主的大女兒——斯佳麗的愛情糾葛和在戰爭中逆風翻盤,最終從一個任性驕傲的大小姐,變成時代浪潮中的女強人的故事。

書中刻畫了諸多經典的人物影響,無論是女主人公斯佳麗。玫蘭妮,還是男主人公白瑞德和艾希禮等,都可圈可點,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影響,他們之間的故事也給我們留下了不同程度的啓發。

該小說於1937年獲得普利策文學獎,多年過去,依舊是很多人心中不可磨滅的經典作品。

瑪格麗特的長篇著作《飄》堪稱一部驚世之作,除了對主人公斯佳麗的重點着筆,斯佳麗身邊的每個人,都是一類人的縮影。

斯佳麗是獨立自強、勇敢進取的新時代的女性主義者的代表,佩蒂姑媽是斯佳麗的第一任丈夫查爾斯的姑媽,同時也是一位不婚主義者。

斯佳麗到亞特蘭大時,多虧了佩蒂姑媽的照料。

佩蒂姑媽並不像斯佳麗那般勇敢、不懼權威,她生來膽小,是被家人保護着長大的,因而深受全家的寵愛,這也使佩蒂身上的孩子氣更重了,溫柔嬌弱,不懂世故。

她一生都沒有結婚生子,在生活上所需要的經濟支持,由哥哥彼得提供。佩蒂雖然沒有像多數南方女人那樣走慣常的人生路線,但深受大家喜愛。

每個人都知道佩蒂遇事就暈厥的毛病,與嬌貴女人的裝腔作勢有關,可還是願意把她當成孩子,不與她較真。

佩蒂幸福的生活在亞特蘭大的大房子裏,閒時與朋友們無厘頭地談天說地,熱鬧時偶爾做出些嬌貴的動作,趕忙拿出自己的嗅鹽裝腔作勢,但她這樣也着實可愛。

佩蒂就這樣享受着身邊人的恩寵,安穩過着富裕的生活,從不發愁生計,也不在意情場是非,她自己過得快活、自由且坦蕩。

按自己的意願生活,纔是人生的本意啊。

想追求更高的平臺就努力去追,想愛更好的人就努力變成更好的自己,愛一個人愛到骨髓裏;想要結婚,想要共度餘生的時候就去結;想一生自由、不受羈絆、不求仁愛就保持本心,一個人瀟灑自在度餘生,也未嘗不是好的人生。

集齊所有寵愛,保持着永恆的少女心,不被戰爭侵蝕家園,一個人足夠自在,對佩蒂姑媽來說就是最好的人生,沒有圓滿愛情又有什麼關係呢。

沒有人規定女人必須結婚,那不過是人類的自我犧牲與道德綁架罷了。

有愛的時候可以享受愛,但不會將自己放於愛的深山;不結婚可以隨時保持獨身的樂趣與個人信仰,婚姻的最終目的還是迴歸生活本身,只不過是兩個人一起迴歸。而獨身,就是一個人始終不離開自己的軌道。

愛情和婚姻,說到底不過是一場心甘情願的冒險。多數人的心甘情願,不代表這就是權威之路,只要過得足夠舒心,生活到底是自己說了算。

所以那些不婚主義者錯了嗎?並沒有,不婚就必須要被質疑嗎?當然不是。

一:是否結婚只是個人選擇,結婚未必幸福,不結婚也未必不幸

結婚未必幸福,不結婚也未必不幸,女主人公斯佳麗就是最好的例子。她有過三次婚姻,但每一次婚姻的起因都不是因爲相愛。斯佳麗在每一場婚姻中,都竭盡所能地達到自己的目的,實現操縱對方、掌握婚姻主導權的目標。

斯佳麗在婚姻裏宛若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當追求心愛的人艾希禮不得之後,把婚姻當成了報復和挽回尊嚴的手段。

第一次嫁給查爾斯,是爲了挽回被艾希禮拒絕而丟失的顏面;第二次嫁給弗蘭克,爲了塔拉三百美元的稅款;第三次嫁給白瑞德,爲了過上安穩富足的生活。

這樣的三場婚姻,斯佳麗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沒有一次真正體驗過婚姻的溫情,或者說從未認真感受過、享受過愛情的感覺。

斯佳麗的婚姻就是有婚但沒有愛,有形式沒有實質的感情皮囊。她從沒想過主動去愛除艾希禮以外的男人,而那些之外的男人,也終究很難入斯佳麗的幻想裏。

所以即便是結婚,斯佳麗的心都從未真正屬於過婚姻,也從沒有爲自己的婚姻生活盡過太多責任。

因爲沒有愛,沒有愛的婚姻就是一具空殼,表面的虛張聲勢罷了,所以選擇結婚,選擇婚姻的人就一定會享受婚姻、享受愛與被愛嗎?未必。

愛與結婚從本質上講是兩個概念,當然它們是可以相連接的,愛到一定境界可以選擇步入婚姻,這些都是當事人的選擇。

可現實中偏偏有人喜歡指責,習慣拿別人的與衆不同做說法,講出些諸如“不婚主義者就是有問題、不正常”之類的道德綁架。

要不要結婚,是每個人的自己的事,要不要按照世俗的標準去結婚,是另外一回事。前者可以探討,但後者完全不構成因果關係。

不是別人覺得你應該結婚,你到了適婚年齡,你就一定要去結婚。而是你自己要聽從本心,遇見愛情,遇到真正對的人,當你願意主動付出愛並且得到愛的時候,才能把婚姻作爲你們相愛的憑證。

愛不愛,婚不婚,沒有時間表,更不能按照別人的時間表去進行。

婚姻永遠都是自由選擇,可以按住“是”,然後得到愛的接力棒,也可以說“否”,繼續追逐你的自由理想。

二:不婚代表個人自由,一樣可以讓自己擁有美好人生

婚姻是兩個個體一同成長,而不是住在一起各自成長,那樣婚姻的意義就沒有了,也沒必要組成家庭了。但就是家庭、婚姻這樣的概念會讓一些人覺得束縛,從此丟了自由,甚至不得不爲此改變自己的航向。

擁有愛情的婚姻,應該是兩個人欣喜的相伴,平等、尊嚴、坦誠,缺一不可。我與那個人在一起並不快樂,我完全可以選擇不結婚,我自己的生活足夠富足,我也可以不結婚。

對於不婚主義的人而言,他們有足夠的能力給自己更好的生活,讓自己全身心地追逐想要的一切,他們的人生,並非與孤單相伴,反而是極致的美好。

美劇《生活大爆炸》中,在霍華德與伯納黛特的婚禮上,謝爾頓對他們說:“人窮盡一生追尋另一個人共度一生的事,我一直無法理解,或許我自己太有意思,無須他人陪伴,所以我祝你們在對方身上得到的快樂,與我給自己的一樣多。”

婚姻的理想征程是以愛起步,日夜相伴,柴米爲生,彼此快樂做主題。

如果和另一個人在一起生活,並不能感到快樂,倒不如選擇單身,就像佩蒂姑媽一樣,如果戀愛了或者結婚了,不能讓自己得到現在的萬千寵愛,那就乾脆不開始情感的牢籠,讓自己永遠在外面的世界裏盡情徜徉,享受自然本身。

不婚主義者沒有錯,選擇婚姻的人也沒錯,只是面對生活交出的不同答卷罷了。

就像佩蒂姑媽,即便在戰火紛飛的亂世裏,還能永葆少女本心。把自己照顧得妥帖周全,槍聲打響之前及時抽身,沒有拖家帶口的麻煩,也沒有那麼多需要操心猶豫的決定,拎起最重要的那隻包袱,上車走人就可以了。

等一切歸於平靜,再重返家園,佩蒂姑媽自始至終都在自己的世界裏安穩守候。

如果你真的想要追求婚姻,那祝你能找到這樣一個人——你們無可救藥地相愛,從對方身上得到更多快樂,願意爲他卸下恐懼與懦弱,去履行共赴一生的承諾。

如果在你看來,婚姻並不必要,甚至願意獨善其身,保持自由的狀態追逐理想,也願你能成爲一個足夠快樂、坦誠的獨身主義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