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花花口中所說的王叔叔是富陽區新聯會理事、區滴水公益服務中心黨支部書記王旭東。今年春節前,富陽滴水公益青少年素質拓展基地開展“和王叔叔一起去西部山區體驗生活”活動,王旭東第三次來到花花家。

杭州日報訊 昨天,是雲南傈僳族孩子花花和葉葉在異鄉度過的第一個六一兒童節。這對兄妹收到了富陽常安鎮鄉賢聯誼會、常安鎮中心小學以及愛心人士送來的豐厚禮物和美好祝福,感到暖意盈懷。

第一次坐飛機、第一次看到高樓大廈、第一次上網課……兄妹倆對一切充滿好奇和驚喜。“這幾個月,很多叔叔阿姨關心着我們,真的很謝謝大家。特別要感謝的是王叔叔,遇到他是我們最大的幸福。”花花口中所說的王叔叔是富陽區新聯會理事、區滴水公益服務中心黨支部書記王旭東。

今年11歲的花花和14歲的葉葉,是王旭東開展西部助學過程中有緣結識的貧困山區學齡兒童。去年5月,王旭東赴雲南蘭坪縣中排鄉怒奪小學發放“圓夢課桌”,並對貧困學子進行家訪。王旭東忘不了那天走了3個多小時的崎嶇山路,走進花花家看到的場景:逼仄的棚屋裏,沒有一件像樣的傢俱,只有一個爐子,做飯是米和菜一鍋煮,一家四口晚上睡在木板上……

於是,富陽滴水公益啓動“圓夢脫貧”第一次省外幫扶,並以花花的名字命名組建了“花花助學團”。

去年11月,富陽滴水公益籌集3萬元,委託當地政府、學校爲花花搭建了一間小木屋,讓小女孩有了屬於自己的私密空間。次月,王旭東再赴雲南,採購了彩電、冰箱、電飯煲、電磁爐、兩張牀等,僱用3匹馬馱到花花家。

今年春節前,富陽滴水公益青少年素質拓展基地開展“和王叔叔一起去西部山區體驗生活”活動,王旭東第三次來到花花家。本着“改變環境也許就能改變一個孩子的未來”的想法,他代表富陽區新聯會、區滴水公益與花花的父母、鄉政府、學校溝通,希望將花花和她的哥哥接到富陽來學習生活,也讓他們的父母以勞動力轉移的方式輸出,助力精準扶貧。

3月9日,王旭東“拋”下家中待產的妻子,專程赴雲南,幫助花花家處理掉牲畜,帶着一家四口坐飛機來到杭州。花花一家目前暫住在常安鎮永安山乾方磨礪營宿舍,父母在乾方磨礪營打理果園、菜地,兄妹倆在常安鎮小插班就讀。

疫情期間,志願者每天輪流陪伴兄妹倆上網課。開學後,兩名志願者每週六一對一輔導功課,讓他倆能夠基本跟上學校教學進度。兩名愛心人士承諾捐資助學到兄妹倆讀完大學。聽聞花花和葉葉的故事後,富陽區教育局、區關工委、團區委、小剡村兩委以及許多愛心人士前來看望,送來學習生活用品。

富陽區委統戰部、區新聯會發起“這場愛的接力,期待有您的身影——爲花花在富陽圓一個家的夢”活動,募集善款6萬餘元,請專業裝飾工程公司對乾方磨礪營無償提供的80多平方米房屋進行設計,改造成一幢帶有傈僳族風格的房屋,預計本月底可完工。“在陌生的環境中擁有一個帶有家鄉氣息的家,相信可以讓花花和她的家人在這裏生活得更安心。”王旭東說。

王旭東幫花花的爸爸在手機安裝了微信。“花花葉葉”在微信朋友圈發出了第一條帖子:“我們都很喜歡這裏,特別的開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