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爱奇艺超前点播《庆余年》被判违法,但!普通观众别高兴得太早

今天最“大快人心”的一条新闻,莫过于吴某因《庆余年》超前点播诉爱奇艺一案公开审理,法院认为,爱奇艺公司的《爱奇艺VIP会员服务协议》部分无效;在吴某购买会员服务后更新的“付费超前点播”条款对吴某不发生效力;爱奇艺公司继续向吴某提供原有会员权益。

这次是北京互联网法院云上法庭开审,CCTV12《现场》栏目全程直播,宣判以后 ,#爱奇艺超前点播庆余年被判违法# 迅速登上热搜,网友纷纷喜大普奔,一边得意地表示:看视频网站以后还敢付费点播不?一边又忍不住不满:怎么只告爱奇艺,还有腾讯呢!最早搞这一套的可是腾讯啊!

观众苦“超前点播”久矣,对视频平台的不满也由来已久。

在视频平台追个剧,如果不买会员,前面的贴片广告越来越长、最长的连几分钟的都有也就算了,看着看着中间还能突然跳出个广告来。

就算花钱买了会员,但十几秒钟的“会员推荐”广告也防不胜防,只能手动关闭。

“外挂”广告还能手动关闭,网剧开头、中间或者结尾部分由演员出镜拍摄的自制广告,连关闭都关闭不了……

这么多广告,观众忍了,毕竟视频平台也要“恰饭”嘛。

谁知到了2019年,腾讯率先开始了“付费点播”模式,花钱就可以购买大结局,一般是3块钱解锁一集,或者来个最后几集打包的“优惠价”。

随后爱奇艺、优酷也纷纷向鹅学习,从此视频网站开启了“超前点播”模式。

比如最近热播的《传闻中的陈芊芊》,一共24集,普通观众刚看到12集,VIP会员提前看6集,已经看到18集,而花了钱的VVIP,已经看完了大结局。

以前追剧,大家进度基本差不多,可以互相讨论剧情,方便剧集热度发酵;而随着“超前点播”的开启,追剧的体验感越来越差,大家的进度各不相同,花了钱的人已经看完大结局、然后可以出来各种剧透,比如,《陈芊芊》刚追到16集的我,昨晚就已经在论坛上看到了网友剧透的大结局……

没意思,真的没意思了。

而原本一部可能会是爆款的剧,因为混乱的追剧体验,也往往达不到原本能达到的热度,《庆余年》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毕竟,对于视频平台来说,剧爆不爆,都无所谓,反正他们都是花一样的成本买的,自然是赚得越多越好,哪管剧的死活呢?

那么这次判决结果有什么意义,是说视频网站以后不会再“超前点播”、观众不必再付费直通大结局了吗?

显然不是,别高兴得太早!

这次将爱奇艺告上法庭的吴某,本来就是一位律师,所以才会敏锐地发现爱奇艺此举的不妥。

他是在2019年6月19日购买了爱奇艺一年的会员,年底《庆余年》上线,爱奇艺在12月18日在没有告知会员的情况下,单方面更改了“VIP会员协议”,增加的“付费超前点播”条款损害了吴某的主要权益,所以被判无效。

法院认为,“超前点播”模式本身并无不妥,但不应损害会员已有权益。

简单来说就是,在VIP会员的基础上进行“付费点播”,是12月18日之后才被写进协议的,在此之后购买会员的观众,就代表接受了这一协议,就算去告,也没用;而在此之前购买会员的观众,也和吴某一样,被爱奇艺“单方面毁约”了,也可以去告,结果也和吴某一样,能赢。

但,合同诉讼有相对性,也除非你和吴某一样去告,否则对我们普通观众来说,还是毫无意义。

吴某之所以将爱奇艺告上法庭,主要也是“争口气”,本身并非为了赔偿,因为你看看这赔偿多寒碜:爱奇艺向吴某提供15天的会员权益,并赔偿1500元的公证费损失。

普通观众中,又有几个人能像专业出身的吴某那样,真的花这么长时间,为了几块钱的点播费,跟视频网站打官司呢?

这场官司中还涉及到其他问题,比如吴某也提到爱奇艺那个必须要手动关闭的“会员推荐”,但法院认为,这个没问题。

对这场官司,爱奇艺很快就回应了,表示超前点播模式是为了满足用户“多元的内容观看需求”,专门强调了法院“并没有否定我们的探索和尝试”,肯定“超前点播模式本身并无不妥”,意思就是:没影响,以后还会继续超前点播。

其他视频网站……就更没影响了。

所以……还能怎么办?一切照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