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逸仙谈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孔融让梨”的孔融,结局是怎样的?语文老师都不敢讲!
“孔融让梨”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像孔融学习。孔融四岁就已经懂得谦让了,想来长大之后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在三国时代,孔融是一个很有名的人,除了传说中的让梨故事,还有很多事情,足以令大家敬佩。孔融,字文举,山东人,是孔子的第二十代孙。
孔融和刘备是有关联的,很多人不太清楚,孔融的青州刺史是刘备举荐的,是不是大跌眼镜了。孔融和袁绍关系不好,记载:袁绍宿与故太尉杨彪、大长秋梁绍、少府孔融有隙,欲使公以他过诛之。让曹操把孔融杀了。这个时候曹操没有这么做。孔融跟着陶谦混。
孔融一生官场上没什么作为,却极度喜欢抨击政治不管有的没得常常出格发言,也正是这种性格,所谓人不作死是不是死的。后来更是不知何因写出一篇《父母于子无恩论》孔融认为孩子来到世上并不是他们自己的意愿,父母未得孩子的同意便生他们出。这种“父子无恩,母子无爱”的惊世骇俗言论。
他经常惹怒曹操,他说话很偏激,他和别的文人议论的时候,经常说自己的家乡好。然他的话也经常激怒很多人,至于曹操为什么要杀了孔融全家,无非是政治上的对立,这一切都是孔融自找的。他的性格和为人处事决定了他的结局,抛开别的不说,就是他公然的对抗权贵,也注定不会有一个好的结局。关于孔融的故事还知道哪些?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