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這個時期內,只有小孩從父母身上獲得足夠的安全感,在以後的成長道路上纔會更自信、自尊、自愛、開朗,更有面對挫折的勇氣,不容易受外界的刺激而導致精神問題。小孩上小學後,課後有很多作業,有很多新知識需要學習,但小孩玩性也大,有可能剛學完,馬上又忘記了,所以家長一定要有耐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能向小孩子發脾氣,要不然會導致小孩產生反抗心理,而且也會覺得自己很笨,沒有學習的興趣。

兒童節對於小孩子來說是開心的一天,因爲這一天會收到他們心儀的禮物,還有很多好喫好玩的,更開心的是有父母的陪伴。

尤其是在現代,很多父母都要上班,沒有時間親自帶小孩的小朋友們來說,有父母的陪伴就是最開心的事。

小孩子的開心很簡單,但小孩子也非常敏感,家長的情緒變化,小孩子總能很快感應到。

只要父母能一心一意地進行陪伴,小孩子就能夠很滿足,很開心。

但如果你只是人在身邊,心在外面,不斷地打電話聊天,忙着自己的工作,那小孩子只會覺得自己不受重視,再好玩的遊戲也變得不好玩。

所以說,想要小孩開心,一心一意的陪伴就是最好的禮物。

陪伴,是小孩成功的墊腳石

小孩0~3歲時

這個時期是小孩子性格形成的重要時期,也是小孩心理健康的關鍵時期。

在這個時期內,只有小孩從父母身上獲得足夠的安全感,在以後的成長道路上纔會更自信、自尊、自愛、開朗,更有面對挫折的勇氣,不容易受外界的刺激而導致精神問題。

而且這時期是小孩模仿能力最強的時期,父母的行爲觀念都會影響到小孩,你想要小孩長大後成爲怎樣的人,就要自己以身作則。

一旦錯過了這時期的陪伴,以後再想彌補,就難上加難了,可能花上十倍的精力也沒有辦法彌補這時期的缺失。

小孩3~6歲時

這時期是小孩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父母正確的指導是發掘小孩潛力的重要時期。

父母多陪伴小孩,一起玩益智遊戲,多帶小孩到戶外和其他小朋友交流,都是小孩開發智力的好方法。

另外,由於這時期,你跟小孩子很難講道理,但他會很喜歡聽故事,所以平時可以多跟小孩講故事,讓小朋友從故事中去學習人生的道理,這樣比你跟他講道理的效果好上百倍。

而且這時期也是小孩子上幼兒園的時期,剛進學,有很多的不適應,如果家長不加以引導,不關心,很容易導致小孩膽小怯懦、討厭學習。

所以在這時期要多關心小孩的學校生活,讓小孩能很好地融入學校生活,纔能有利於小孩的身心發育。

小孩7~12歲時

這是小孩培養學習好習慣的重要一個時期,父母的行爲影響到小孩對學習的興趣。

小孩上小學後,課後有很多作業,有很多新知識需要學習,但小孩玩性也大,有可能剛學完,馬上又忘記了,所以家長一定要有耐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能向小孩子發脾氣,要不然會導致小孩產生反抗心理,而且也會覺得自己很笨,沒有學習的興趣。

這時期可以多培養小孩自己動腦的好習慣,有問題自己去找答案,不但可以讓他更有學習的興趣,也會讓他更有成就感,更有自信

小孩12歲以後

小孩12歲以後進入了青春期,這時候不再像以前那樣對父母有那麼大的依賴,更希望得到的是自由與尊重

但並不代表家長的陪伴不重要,只是家長的陪伴應該是理解與鼓勵,像朋友一樣對待小孩,讓小孩能更好地跟自己聊天,跟自己講心事。

而且這時期也是小孩最容易誤入歧途的時期,很容易受朋友的影響,如果你整天只會罵小孩,不尊重瞭解小孩,小孩就會變得很叛逆,增加小孩誤入歧途的幾率。

所以這時期對小孩要尊重與理解,像朋友一樣對待,纔能有效地進行陪伴,讓小孩能健康成長,長大後做個有用的人。

陪伴是最長情的表白,這是任何東西都沒有辦法代替的,小孩的成長需要家長們的陪伴,這樣才能讓小孩在成長的道路上不畏風雨,勇敢面對生活,成爲一個有正確價值觀,對社會有所貢獻的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