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進入夏天,加上COVID19疫情趨緩、國內旅遊解封,不少人早已迫不及待要走出戶外接受陽光的洗禮,但皮膚科醫生提醒,出門在外可別忘了防曬,免得在享受戶外活動之餘,皮膚癌、斑點等皮膚病變也悄悄找上門。

防曬乳該塗多少?建議塗兩層纔夠

防曬乳塗太少深怕沒有防護效果,塗太多又讓整張臉白得像日本藝妓,究竟該塗多少纔是剛剛好呢?很多人都覺得防曬乳有塗就好,其實使用的分量都是不夠的!究竟該塗多少,國內外有幾個標準可供參考:

※ 4顆黃豆大小

※ 1/2茶匙

※ 一根食指長度

不過,許多人可能覺得這些標準很難遵循,提供一個最簡單好記的方式──防曬乳塗兩層;因爲很多人只塗薄薄一層,防護效果是絕對不夠的,通常會建議再多塗一層,以達到充足的紫外線防護力。

如何選防曬乳?看懂SPF、PA等4大指標

選購防曬產品時,大家最熟悉的莫過於SPF和PA兩個指標,SPF可抵擋波長較短的UVB(紫外線B),避免皮膚曬紅;PA則是針對波長較長的UVA(紫外線A),避免皮膚曬黑、老化長皺紋。

如果一整天沒有長時間戶外活動,待在室內居多,建議選擇SPF15、PA++到PA+++的防曬產品;如果是整天戶外活動、大量曝曬在陽光下,則建議選SPF30以上、PA+++到PA++++的防曬產品。

除了這兩個常見的指標外,這幾年有些防曬產品會顯示寬頻防曬和Boots Star,這是比較新的防曬觀念,由於紫外線的波長是一個連續的範圍,過往的SPF和PA只能針對特定波長區段,寬頻防曬則代表這個防曬產品有範圍更廣、更全面的防曬效果;Boost Star則可分爲5顆星,星星數越多,代表防曬力越平衡,能夠平均地阻擋UVA和UVB的傷害。

預防皮膚癌必備防曬三寶、每2小時補擦防曬乳

許多人以爲只要有擦防曬產品,就可以安心地暴露在陽光下,其實這樣還不夠!建議防曬要多管齊下,可搭配帽子、陽傘、防曬衣物等;儘量避免在紫外線最強的上午10點到下午2點外出曝曬;儘量躲在陰影處,避免陽光直接曝曬。

另外還要注意的是,防曬乳可不是擦一次就保護皮膚一整天!如果一整天在室外活動,建議每2個小時要補擦一次,但還要考慮防曬產品是否有防水、抗汗效果,因爲流汗、洗手或洗臉、去海邊或溪邊玩,都可能帶走皮膚上的防曬乳,可視情況增加補擦的頻率。

國外研究顯示,反覆暴露在日曬及紫外線之下的人,未來患黑色素細胞瘤的機會將大增。不建議爲了改變膚色而刻意曬太陽,也不要以爲膚色黑就不需要防曬,外出時仍應做好防曬措施,才能保護自己遠離皮膚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