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參軍後,父親分配在紅4軍特務營第1連當司爺(相當於現在的文書),梁必業被分配在紅 4 軍政委辦公廳政治隊當學員,從此開始了人民軍隊的生活。在這次活動中,梁必業有了一個驚人發現:父親是一名共產黨員,也報名參加了紅軍。

     吉安是贛江中游重鎮,是贛西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駐守吉安的國民黨軍鄧英第13師一部約3個團兵力,由於屢次遭受紅軍打擊,恰似驚弓之鳥。1930年10月4日,紅3軍團負責外圍保障,紅1軍團集中全部主力一舉攻佔吉安城。以吉安爲中心的贛江兩岸革命局面頓時改觀,大大鼓舞了羣衆的革命熱情。在贛西南特委的領導和號召下,羣衆擁護共產黨,擁護紅軍,當紅軍的熱情十分高漲。

    

     雖然當時年僅14歲,但開國中將梁必業已經是一個老練的共產主義青年團員了,見大家積極參軍,自然不敢落後,也報名參軍。有一次,組織報名參軍的積極分子中進行聯歡活動。在這次活動中,梁必業有了一個驚人發現:父親是一名共產黨員,也報名參加了紅軍!

     父子在聯歡會上相遇,互相都有些喫驚,但也相互摸清了對方的“底細”!

     得知父子同時參軍,梁必業的母親沒有一點猶豫,表示贊同。臨出發前,專門叫回已經出嫁的女兒,一家人喫了一頓團圓飯,爲父子餞行。紅軍離開江西蘇區後,國民黨實行白色恐怖,梁必業的母親被捆綁拷打,反動分子追問她丈夫和兒子哪裏去了,要把人交出來。爲此她喫盡了苦頭,兩臂膀都嚴重損傷,難以抬起來。這位英雄母親始終咬牙堅持,毫不妥協,喫盡了苦頭。

    

     參軍後,父親分配在紅4軍特務營第1連當司爺(相當於現在的文書),梁必業被分配在紅 4 軍政委辦公廳政治隊當學員,從此開始了人民軍隊的生活。

     在這期間,發生了一些有意思的事情。在行軍或送信時,梁必業常與父親見面,但很少說話。按當時規定送信在門口要喊報告,進門後要立正、脫帽、敬禮,並雙手將信件遞給收信人。每當他到特務營第 1 連送信時,由於父親在場,梁必業每次都覺得很不好意思。

     當然了,連隊首長見梁必業靦腆,也總愛拿這件事開玩笑,時不時做弄一下他,鬧了不少笑話。一時間,這對父子紅軍在部隊知名度直線上升。

    

     在 1930 年底第一次反“圍剿”勝利後,梁必業所在連隊調離紅4軍,從此與父親分手,1931 年 10 月父親病逝,一別成永訣。聞聽父親的去世,梁必業萬分悲痛,難過地在牀上躺了一天。

     解放戰爭時期,梁必業已經成長爲一名高級將領,任東北野戰軍頭號主力38軍政治委員。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2002年10月14日在北京逝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