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兒子的這些話讓櫻子很是驚訝,她也想起來孩子快出生的時候自己脾氣確實很大,沒事就找藉口和老公吵架,看樣子兒子居然記得那時候的事情。這也會間接的影響胎兒的發育,影響孩子的脾氣,因此,孕期保證情緒穩定是前提。

對於我們大部人分來說,我們都不太記得小時候事情,頂多某個片段或者某件讓你印象深刻的事情會有一些記憶,更不要說當你還沒出生時候了。

但事實上,胎兒在子宮中7、8個月的時候腦細胞就已發育完整,已經有了一定的記憶功能,雖然絕大部分人不記得或者說不相信,但胎內記憶卻真的存在。

關於胎內記憶這個說法由來已久,很多人都不相信孩子能記住在子宮裏的經歷,不過事實表明,有些孩子確實存在胎內記憶。

櫻子的兒子剛過完5歲生日,平時很調皮,櫻子有時候根本管不住,不過昨天無意中的一句話,卻讓孩子突然有所收斂,這讓櫻子很詫異。

昨天中午,兒子玩電腦玩的入迷,姥姥喊孩子喫飯孩子也不答應,多喊了幾次孩子還和姥姥賭氣鬧了情緒,櫻子很生氣,給兒子一頓教育,兒子和往常一樣,還是沒太當回事。

末了,櫻子來了一句,“早知道你出生這麼調皮,倒不如不生你了,一直把你放在肚子裏!”

沒想到,本來毫不在意的兒子突然對這句話有了反應,一臉緊張的抱住了櫻子,“媽媽,我不想回你肚子裏,那地方好黑啊,還總有人吵架,我好害怕。”

兒子的這些話讓櫻子很是驚訝,她也想起來孩子快出生的時候自己脾氣確實很大,沒事就找藉口和老公吵架,看樣子兒子居然記得那時候的事情?

櫻子又問了一些當時的事情,沒想到有些細節兒子居然真的知道,看來胎內記憶不是假的,是真的存在。

日本醫學博士池川明曾做過一個實驗,對1620名平均年齡在4歲左右的孩子進行調查研究,結果表明,其中21%左右的孩子能十分清楚的回憶出自己出生前發生的事情。

日本輔導大學副教授飯田史產也曾在書中提到過,53%的孩子其實都是有胎內記憶的,這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真實情況。

很多孩子可能會說不記得,但不代表不存在,只是記憶被覆蓋了。一般來說,沒有被特殊刺激過的記憶只會留存2個月左右,經過刺激的記憶則會很難忘。

有些孩子不記得,但並不是沒有,只是記憶被覆蓋的問題,因爲一般人的大腦對於沒有用的記憶,一般只會留兩個月,一些過於刺激性的記憶,就很難遺忘。有些東西確實無法用科學去驗證

目前,關於胎教是否真的有用大家的看法並不一致,有人認爲胎教是扯淡,是商家盈利的噱頭,而有的人認爲胎教可以培養孩子的天賦和情感。

從胎內記憶的角度來說,合理適當的胎教確實有利於胎兒的生長發育。

1)情緒穩定

準媽在孕期保證情緒穩定,是對胎兒“胎教”的基礎。孕期寶媽如果經常動怒甚至吵架。這也會間接的影響胎兒的發育,影響孩子的脾氣,因此,孕期保證情緒穩定是前提。

2)聽一些溫柔輕緩的音樂

多數胎教都是給孩子放音樂,實際上孩子在5個月的時候確實能對外界的聲音產生感覺。這時候寶媽可以適當放一些輕柔舒緩的聽音樂,也可以嘗試和孩子低語,增強寶寶的安全感。

3)保證環境安靜

養胎的時候,安靜的環境更有利於孩子生長發育。一般來說,當孕婦懷孕4個月之後,就不建議去接觸嘈雜的環境了,安靜的環境對孩子更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