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配置方向上,楊剛認爲,一方面,繼續看好逆週期政策驅動影響下,持續帶來顯著正面影響的偏基建類、高確定性的相關受益板塊。楊剛稱,無論是經濟還是股市,全年看大概率是“前低後高”的節奏,一季度經濟最差,後續財政和貨幣政策的持續發力,疊加海外疫情逐步見底的背景下,對年內股市維持看好。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朱文彬)“對於越來越多的國際資本而言,疫情過後,中國資產的吸引力有望出現更進一步的快速上升,海外資本大舉進入A股市場的過程遠未結束。”金鷹基金研究部總經理楊剛在分析當前市場狀況時稱。

  數據顯示,5月份,北上合計流入逾300億元,今年以來,累計流入已超過600億元。整體上看,國際資金加速流入中國的態勢依舊十分明顯。

  “迄今爲止,尚未觀察到海外資金大舉進入中國的趨勢因此而受到明顯的遏阻。”楊剛說。

  楊剛稱,無論是經濟還是股市,全年看大概率是“前低後高”的節奏,一季度經濟最差,後續財政和貨幣政策的持續發力,疊加海外疫情逐步見底的背景下,對年內股市維持看好。

  配置方向上,楊剛認爲,一方面,繼續看好逆週期政策驅動影響下,持續帶來顯著正面影響的偏基建類、高確定性的相關受益板塊。另一方面,隨着國內復工復產的持續推進,機構投資者已開始將配置重心由之前的“受益”於疫情或疫情受損較小的領域,迅速向前期受損嚴重但目前基本面正在改善的行業切換。

  “可選消費品近期的市場走勢強勁,未來仍值得持續關注。”楊剛表示,對於偏外需端的相關行業,前期受海外疫情衝擊較大,但隨着海外疫情的逐步控制,這些高敏感度的受損領域也可能存在一定的系統性修復機會。整體而言,目前仍建議更倚重於內需相關板塊,拉長時間看,內需仍然是國內投資者須持續重視、未來可能繼續獲取超額收益的重要領域。全年而言,更看好新能源汽車。同時,他還建議多關注頭部型優質企業,未來頭部效應或更加明顯,隨着越來越多的國際機構進入溢價效應或將更加突出,存在比較確定性的投資機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