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院与鄂尔多斯市9个旗区、18个园区、300多家企业对接,与鄂尔多斯高新技术园区、空港物流园区、汇能煤化工公司等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在研发平台共建、科研设施共享、创新创业联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学院的专业规划、人才培养方案、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等与地方实际有机衔接,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能力与素质培养、实习实训等均立足于企业,学生的能力与素质要求由理论学习型向职业需求与实践技能型转变,推进面向企业的任务式、订单式、冠名班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学院占地面积1616.9亩(其中康巴什校区1293亩,东胜校区323.9亩),建筑面积26.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22463.36万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14529.74万元。

学院与美国韦伯州立大学、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国立经济与服务大学、蒙古国CITI大学等多所境外高校开展合作交流,达成合作意向。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在技术咨询、技术开发、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与华中数控、西门子、奇瑞汽车、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等多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国标代码:

教职工:466人



2019年7月25日,由中国商飞公司、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与天骄航空精诚合作、共同推动的重点航空产业项目——大飞机学院、天骄航空培训中心揭牌,大飞机学院正式落户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重点为国产大飞机各型号培养急需紧缺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

王牌专业(本科)提前A批

3.交通运输 (机场现场运行管理方向、航空管制方向)

发展规划

学院围绕中国商飞公司、天骄航空公司和通用航空产业发展需求设置专业,陆续开展飞行、机务、乘务、管理等方面人才培养工作。

社会职责


是国家提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战略后成立的第一所以“应用技术”命名的本科院校



学院的专业规划、人才培养方案、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等与地方实际有机衔接,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能力与素质培养、实习实训等均立足于企业,学生的能力与素质要求由理论学习型向职业需求与实践技能型转变,推进面向企业的任务式、订单式、冠名班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鼓励支持教师与企业开展联合攻关、协同创新,围绕实际需求解决关键技术难题。

学院与鄂尔多斯市9个旗区、18个园区、300多家企业对接,与鄂尔多斯高新技术园区、空港物流园区、汇能煤化工公司等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在研发平台共建、科研设施共享、创新创业联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学院拥有供师生临床实践见习的附属医院,另建有35个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自治区教学团队2个

自治区在线开放课程3门

自治区教坛新秀3人

学院有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名

获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

自治区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

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

近两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

自治区级科研项目85项

发表科研论文560余篇

其中SCI、EI等检索77篇

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等58项


学院参加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内蒙古赛区总决赛取得重大突破,获金奖1项、铜奖4项。教师高艳鹏指导的项目获“高教主赛道”金奖,被授予优秀指导教师。由于组织工作出色,学院获得自治区教育厅颁发的大赛优秀组织奖。全国总决赛上,学院 “电解水制氢电极器件” 项目获得全国赛铜奖。



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专业竞赛中,获国家级奖励50余项,自治区级奖励1000余人次,获批国家级“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项,自治区级“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计划项目”64项,在校生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申请专利30余项。

基本形成了以优势学科专业为主体,优势特色学科与关联专业良性互动、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美丽的康巴什是全国首个以城市景观命名的4A级旅游景区,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就坐落于这里,优雅的校园环境、和谐的校园氛围,一花一草兼有情、一树一木兼生长。向着天空拔节而生,迎着阳光孜孜而长······



编辑:赵聆佑

校审:尚铁兵 郝晓琴 屈乐

终审:任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