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是半年前他曾發生過一次腸梗阻,當時只在當地醫院簡單做了腹部立位平片檢查,禁食治療後症狀好轉,後來沒有做胃腸鏡檢查,也沒再進一步細究病因。腸癌早期幾乎沒有症狀,有的可能只是腹部不適或者腹脹,這也是很多人並不在意的原因。

5月30日夜班,浙江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接收了一名17歲的男患者江江。

小夥子的父親說:“江江剛開始出現小腹脹痛的時候,我和他媽媽還以爲只是喫壞肚子了,還想着剛開學沒多久,請假有點可惜。”

但一直到後來,疼痛沒緩解,還伴着發燒,家長感覺到不對了。

小腹脹痛查出結腸癌

醫生檢查發現,江江的體溫有38.5℃,輕壓右下腹就疼得冒冷汗,醫生摸着他的肚子檢查時,能摸到腹腔內有雞蛋大小的不規則腫塊,感覺不妙。果然,CT結果顯示回盲部團塊、腸梗阻,考慮結核性腸病可能。

由於患者年紀小,醫生首先考慮了克羅恩病或者腸結核,然而江江的腫瘤指標令人不安——血檢提示癌胚抗原爲12.75ug/L,比正常範圍的最高值還高出一倍以上,糖類抗原也明顯升高。

在入院的第3天,醫生緊急爲江江安排了胃鏡下經口胃鏡腸梗阻引流管置入術,同時進行了腸鏡檢查,檢查結果令人瞠目結舌:腸內有表面凹凸不平的巨大腫塊!

之後,病理結果也給出了明確的診斷:江江患上了結腸癌!很快,江江轉入外科進行下一步治療。

已是結腸癌晚期

醫生在瞭解病史的過程中得知,江江沒有癌症家族史,生活也比較規律,沒有不良飲食習慣。但是半年前他曾發生過一次腸梗阻,當時只在當地醫院簡單做了腹部立位平片檢查,禁食治療後症狀好轉,後來沒有做胃腸鏡檢查,也沒再進一步細究病因。

醫生介紹,孩子已經是結腸癌晚期,存活時間可能只剩半年,手術機會也沒了。

紅會醫院消化科主任陳建永說,近幾十年來,結直腸癌發病率雖呈下降趨勢,但在年輕人羣中卻不斷攀升。 其實在結腸癌早期只要及時進行診斷、治療,多數患者能夠獲得長期的生存機會。

像江江這樣十幾歲的腸癌患者比較少見,但正是因爲對疾病的忽視,耽誤了寶貴的救治時間。

警惕!這些是腸癌的發病信號

腸癌是一種典型的“富貴病”,與人們的生活條件和飲食方式有關。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腫瘤科醫生李穩霞指出,如果出現如下五大“信號”(其中包括大便的一些異常),就要考慮大腸癌的可能性:

01

大便習慣改變

早期可出現腹瀉、便祕或腹瀉與便祕交替。也有些人表現爲大便次數增多,便意頻繁,裏急後重。此外,大便也會出現變形、變細等表現。

02

便血

便血原因主要爲腫瘤破潰所致,便血色暗紅,排粘液便,或者腥臭的膿血便。

03

貧血

腫瘤生長需要大量血液供應,所以隨着腫瘤的逐漸增長,病人可出現不同程度的貧血。另外,便血也可導致貧血。

04

腹痛腹脹不適

腫瘤持續增長,部分患者會出現腹部脹痛不適。

05

腹部腫塊

右側結腸在解剖上具有腔大、壁薄的特點,腸腔內容物多爲液狀,腫瘤可以向腸腔內生長,60%~70%的中後期病人可於右側中腹部觸及質硬腫塊,這是右側結腸癌的一個徵象。

腸癌早期幾乎沒有症狀,有的可能只是腹部不適或者腹脹,這也是很多人並不在意的原因。還有的患者因爲出現便血癥狀而誤以爲是痔瘡,結果耽誤了治療。建議大家應重視腸癌的篩查,健康人羣45歲以上應每年做便潛血的檢查。

腸癌喜歡這7類人 大腸息肉者;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家族遺傳曾有大腸息肉或慢性大腸炎者;盆腔接受過放射治療者;以前患過大腸癌者;有慢性闌尾炎、膽囊炎或已切除闌尾和膽囊者;50歲以上常進食高脂肪及低纖維食物者。

預防腸癌,飲食避免“三高一低”

① 食物多樣化,粗、細糧搭配(1:2),以營養適宜植物性食物爲主,喫多種來源的澱粉,如米、面、紅薯等,和富含蛋白質的植物性食物,如豆類、堅果,限制甜食及純糖飲料。每天喫700克左右新鮮蔬菜和水果,最好保持5蔬5果,尤其要多攝入富含維生素A和維生素C的深色蔬菜和水果。

② 每天紅肉(牛、羊、豬肉及製品)攝入量在80克以下,多選擇禽肉和魚肉。烹調魚、肉類食物時溫度不要太高,避免燒焦。不喫燒烤、油炸、醃製、過燙的食物,少喫加工食物。

③ 烹調油20克左右/日,限制動物脂肪攝入,植物油可選擇橄欖油、玉米油、米糠油等。

④ 食鹽每日不超過5克。

⑤ 加強體育運動,維持適宜體重。

可以看看下面 這組圖

非常實用▼

再次提醒大家

如果出現便血、肛門疼痛、便祕等高危症狀

請務必重視早期篩

儘快到醫院做個檢查!

進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