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孙权把关羽的头颅送给曹操的用意。其实,曹操之所以会如此处理关羽的头颅,除了因为他识破了孙权的诡计之外,还跟他确实十分敬重关羽有关。

刘备未成事之前,曾跟两个异姓男子结拜为兄弟。这两个男子是谁,想必大家都很清楚。没错,他们一个是关羽,一个是张飞。关羽作为三兄弟中的老二,较老三张飞而言,更得刘备器重。可惜即便如此,关羽最后也难逃兵败被杀的厄运。而杀他的势力方,恰好就是蜀汉的敌人之一,即孙权。

有资料显示,孙权将关羽杀害以后,曾将关羽的头颅装在盒子里送去给曹操。结果精明的曹操以极其妥善的方式处理了关羽的头颅,其行颇得世人敬佩。不过有人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就忍不住提出这样的疑问:孙权若未杀关羽,而是将他完好无损地送给曹操,曹操会怎么做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吧!

一、孙权把关羽的头颅送给曹操的用意。

乍一看,好像孙权在将他与曹操共同的敌人刘备方的一员大将给铲除后,将大将头颅进献给曹操的举动,表现出了对曹操的无比重视之意。但是实际上,孙权可谓是居心叵测、用心险恶啊!要知道这么一来,他就能明显不动声色地将蜀汉对他的仇恨分散一些到曹操的身上。

尤其是当曹操对关羽的头颅做了任何不敬之举的时候,那不用分析也该知道,刘备日后会如何疯狂地找曹操算账。虽然刘备绝不会放过杀害自家兄弟的罪魁祸首,但起码孙权这样就能给自己拉到一个合作伙伴。一旦刘备发疯报起仇来,他也好拖曹操一起来趟这浑水。

二、曹操妥善处理关羽头颅的方法。

孙权聪明,曹操也不傻。他当然很清楚孙权的用意,所以即便他收了孙权送上来的这份“厚礼”,也并未做出任何过分或者不妥之举。他当众带领大家以诸侯之礼将关羽的头颅安葬在了洛阳,结果立即受到当世之人的称赞。而憋着坏的孙权则傻眼了,只能立即丢掉看好戏的心态跟着采取妥善的处理方式。

其实,曹操之所以会如此处理关羽的头颅,除了因为他识破了孙权的诡计之外,还跟他确实十分敬重关羽有关。要知道,曾经曹操可是想尽一切办法挽留过关羽,希望他能为自己所用。虽然关羽当时还是跑了,可曹操却明显越发佩服他的人品了。

三、曹操对待活着的关羽的方法。

因为在很多人看来,曹操如上述内容中那样处理关羽的头颅,有比较明显的做戏之嫌。所以他们便很好奇,若是孙权当时给他送去的不是一颗可以被任意拿捏的头颅,而是活生生的关羽本人的话,曹操又会如何对待他呢?其实,曹操有四种对待关羽的方法可以选择。

第一种就是直接杀掉关羽,但这样不但容易激化曹魏与蜀汉的矛盾,而且还会给曹操留下不好的名声。

第二种是将关羽送还给刘备,可这样一来,无异于放虎归山。日后关羽这员大将再被派出来跟曹操对着干,那曹操哪里能受得了?

第三种方法就是囚禁关羽,但不对他动用任何酷刑,还要好吃好喝地供养着他。因为本身曹操就很重视关羽,觉得他既有能力、人品又好,想要将他收入麾下。不过由于他也清楚不管自己如何善待关羽,关羽也不可能会背叛刘备,所以这样做反倒出力不讨好,精明的曹操纵使想这么做,应该也不会真去这么做。

第四种方法则是将关羽送还给孙权,因为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孙权的目的是想转嫁危机。不管曹操如何处置关羽,关羽存在于曹营,都会刺激刘备进行疯狂营救。

与其等到刘备不顾一切攻打过来时再感到后悔,倒不如趁早将关羽这个烫手山芋送还给孙权。一来能够避免与蜀汉发生较大的矛盾纷争,使魏蜀关系暂时维持在和平的状态。二来能够将危机转嫁回东吴阵营,让孙权的诡计宣告破产。

当然了,除此之外,还有第三个好处,那就是让蜀汉和东吴上演一出“鹬蚌相争”的戏码,这样一来,曹魏就能坐收渔翁之利。当然了,即便无法坐收渔翁之利,那起码曹操也不会因为杀了或者囚禁关羽而遭天下人痛骂。

既然采用第四种方法有这么多好处,那精明如曹操,又怎么可能会去选择其他方法呢?而一旦曹操真的那么做了,孙权可就惨咯。首先,这表明曹操直接驳了他的面子,让他无地自容;其次,这表明他好不容易转嫁出去的危机,又重新回到了他的手中。

当然了,将活着的关羽送到曹营,只不过是我们提出的一种假设罢了。要知道实际上,在看到曹操厚葬了关羽的头颅后,孙权为了避祸,也厚葬了关羽的尸身。由此可见,孙权这人有多居心叵测!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