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種植“先行者”們的示範下,魯納村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到沃柑種植產業中來。不光發展芒果產業,魯納村還大力發展沃柑種植。

6月的魯吉鎮魯納村,芒果樹枝頭碩果累累,400畝經果林從這個山頭延伸到那個山頭,一派濃濃的豐收景象。

“以前大家沒有想到水果產業能夠支撐起一家的經濟收入,更沒想發展經果林產業。魯納如今的變化,得益於敢想敢做,觀念一變天地寬。”魯納村文書汪慶校說,回想到幾年前,這裏還是另一番景象。

這兩個“沒想到”,正是魯吉鎮政府前因地制宜、科學調研、謀定而動,爲魯納村量身定製的發展路子。

2017年,魯吉鎮瞄準魯納村土壤厚、土質好、光照足等優勢資源,精準施策,在當地實施芒果特色種植項目。魯吉鎮還組織村民去攀枝花等地進行果樹種植考察學習,將外地的經驗方法與當地的實際情況相結合,保證果樹種好、管好、長好。

不光發展芒果產業,魯納村還大力發展沃柑種植。

“從來沒見過,不曉得怎麼種。”聽到要發展沃柑後,很多村民表示沒聽說過沃柑,有些擔憂。爲了打消大家的顧慮,鎮政府積極聯繫農科院進行種植普及,並多方尋找文獻、視頻資料。在鎮政府的積極宣傳之下,最終汪慶寬等幾戶村民決定種植沃柑。2019年完成100畝沃柑種植試點。

“去年我們的沃柑已經開始結果了,但是爲了保證果樹的成長,我們選擇不讓果樹掛果,今年果樹更大了,我們計劃掛一部分果了。”魯納村沃柑種植者汪慶勝說。

在種植“先行者”們的示範下,魯納村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到沃柑種植產業中來。爲了保證品種質量並進一步打消村民疑慮,村上還以農科院提供的優質種子以自主育苗的形式培育了能夠栽種200畝的沃柑苗,供新加入的農戶們栽種。

規模起來了,讓村民更方便的採摘銷售成爲了大家急需解決的事。

“修建一條2.4公里的公路,把公路延伸到山頭上的林區。”爲徹底解決水果的採摘的運輸問題,鎮政府爲該村規劃了一條新路,不僅能解決運輸採摘的難題,還能在公路的上下沿線的坡地栽種果樹。

“自從這條公路修好之後,我們家多種了500多棵芒果,也不擔心採摘的難題了,自家的三輪車就能開到地邊。”村民付成坤笑着說道,加上養蠶,今年預計收入10萬元。

一系列的惠民措施,讓魯納村的經果林基地,三年時間裏,從無發展到如今的400畝,並在持續的擴增中。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隨着水電移民集鎮建設和相關配套設施的完善,魯納村正準備從傳統農耕經濟向旅遊觀光產業、特色產業、現代產業轉型。

(魯吉鎮 文萬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