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訊(記者 簡俊暉 通訊員 張玲)信息時代日新月異,新興業態浪潮奔湧。產業下行疊加新冠肺炎疫情,汽車行業正加速迎來危中尋機的轉型時刻。作爲駐鄂央企,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東風公司”)在這場百年不遇的大變局中,以什麼角色參與“新基建”?怎樣突破高端新能源汽車天花板?如何爲汽車消費注入新活力?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東風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竺延風就相關問題接受媒體訪談,盯緊新趨勢、新發展,東風高質量發展再啓征程。

  【全國政協委員、東風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竺延風】

  借力“新基建”佈局智能化

  “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拓展5G應用,建設充電樁,推廣新能源汽車,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 ‘新基建’也給正處於變革期的汽車產業一次新的發展機遇。”竺延風談及時下大熱的“新基建”時說到。

  在他看來,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5G等“新基建”發展,將加速驅動製造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促進智能汽車產業發展。

  今年5月,東風5G+無人駕駛集卡在廈門遠海碼頭投入運行,助力智慧港口建設。“這是我們參與‘新基建’的一個重要實踐。我們正在推動‘聰明的車’與‘智慧的路’融合發展,加快智慧出行、智慧物流新圖景的實現。”竺延風表示。

  【中遠海運港口廈門遠海碼頭東風5G+無人駕駛集卡作業演示】

  竺延風指出,配送環境和場景複雜、作業安全和服務品質難以保障、配送人員“用工難”等難點問題日益凸顯。爲此,他提議:鼓勵發展無人配送車輛、建立無人配送車技術標準體系、積極推進無人配送車示範運營。

  爲解決“最後一公里”而推出的東風移動出行服務平臺Sharing-VAN,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嶄露頭角:爲10000平方米的康復人員隔離點消毒,只需15分鐘即可完成。

  【東風移動出行服務平臺Sharing-VAN】

  在天津,一組東風天龍KL車隊完成我國首次大規模商用車列隊跟馳試驗;在武漢,東風公司正在參與國家智能網聯示範區建設;在襄陽,國內一流、世界領先的國家智能網聯汽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落地“達安中心”,“智行隆中”智慧交通城市項目建設有序推進。據悉,搭載5G-V2X技術的東風產品也將在今年內亮相發佈。

  東風公司還在主要事業基地武漢、襄陽、十堰提出“共建漢江經濟帶百萬輛級新一代汽車產業走廊”構想,以智慧汽車、智慧出行、智慧城市爲三條主線,加速東風全價值鏈數字化轉型和區域經濟發展新舊動能轉換,進一步加速商業化落地進程。

  高端新能源“爬坡過坎”

  與智能網聯一起登上“新基建”這艘巨型航母的,還有新能源汽車產業。

  近年來,東風公司通過掌控5項核心資源、開發8項關鍵技術、創新3項商業模式,搶佔新能源汽車發展制高點。

  【東風公司新能源汽車產業園】

  在武漢開發區創業三路,一個佔地133畝的東風新能源汽車產業園拔地而起。在這裏,新能源汽車的三大核心部件都可集約生產。目前,正在加快建設的2號園區,與已建成的1號園區一起,將形成年產80萬套電控、23萬套電驅動、20萬套電池系統、15萬套扁線電機的產能,產業化進程加速推進。

  【東風公司成功攻克燃料電堆無輔助熱源快速冷啓動技術難題】

  在關鍵技術開發上,東風公司“全功率燃料電池乘用車動力系統平臺及整車開發”獲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立項,燃料電堆無輔助熱源快速冷啓動技術難題成功攻克。同時,東風公司加快IGBT和電芯資源掌控,解決核心資源卡脖子問題。

  “國家新能源戰略已經開展了很多年,在技術準備上我們從來沒有停滯過,在產品開發上也從來沒有停滯過,但在市場端我們要根據市場效益、綜合補貼、政策調整來合理分佈市場進程。”竺延風表示,“這我們將進一步加快佈局的實施,更重要的是注重市場端。”

  高質量發展成趨勢

  “在恢復生產方面,東風公司是湖北省最早組織生產、恢復生產的單位,要在常態化防控的前提下組織生產,我們實際上從2月11日就開始準備了。”竺延風表示。截至3月25日,東風公司旗下所有企業全部實現復工復產,4月,總體恢復至去年同期的95%。其中商用車業務單元,由於一季度積壓的市場需求,產能已達歷史最高水平。

  “我們4月份的市場恢復還是比較令人欣慰的,這爲我們後續的追趕打下了基礎。”竺延風表示,“如何降本增效?一方面看下半年的增長情況和二季度的完成情況。另外,我們還想給自己更多的壓力,能夠更好地追補損失。”

  【東風乘用車公司工廠復產】

  既要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也要打贏生產經營和改革發展總體戰,東風面臨嚴峻挑戰。“對東風來說,一方面是疫情之後的復工復產,一方面是確保供應鏈穩定,同時還得面對市場變化,恢復市場活力,把握稍縱即逝的市場機遇。在保持和去年同等水平且不改變今年總體經營目標的情況下,如何重新開拓市場,這對東風來說壓力巨大。”竺延風坦言。

  竺延風認爲,中國汽車社會建立和汽車進入家庭,這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標誌之一。“作爲企業,一定要緊盯市場新的發展趨勢與模式,讓東風公司在高質量發展的前提下,能夠更加適應新的市場消費模式,提供更加符合客戶需求、更好產品質量、更高性價比的產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