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據中集集團昨晚所發公告,截至今年5月28日,中信保誠持有中集集團股票佔其總股本的比例爲4.99%,距離舉牌線僅有一步之遙。而在5月29日,中信保誠繼續增持中集集團713.75萬股A股股票後,將所持公司比例直接提升至5.19%。

兒童節這天晚上,中集集團的投資者們樂開了花。中集集團6月1日晚披露,中信保誠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下稱“中信保誠”)已增持公司股份至5.19%,且表示不排除未來12個月內繼續增持公司股票的可能。

果然,受此消息刺激,中集集團股價6月2日早盤便高開高走,股價大漲。

中信保誠以舉牌方式表達對中集集團的看好,本無可厚非。不過仔細覆盤舉牌過程,其相關操作似乎犯了“低級錯誤”,存在違規的嫌疑。

下手太猛致舉牌過線

根據中集集團昨晚所發公告,截至今年5月28日,中信保誠持有中集集團股票佔其總股本的比例爲4.99%,距離舉牌線僅有一步之遙。

而在5月29日,中信保誠繼續增持中集集團713.75萬股A股股票後,將所持公司比例直接提升至5.19%。這一操作,可能違反了《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

規定到底怎麼說的?《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第十三條規定,通過證券交易所的證券交易,投資者及其一致行動人擁有權益的股份達到一個上市公司已發行股份的5%時,應當在該事實發生之日起3日內編制權益變動報告書,向中國證監會、證券交易所提交書面報告,通知該上市公司,並予公告;在上述期限內,不得再行買賣該上市公司的股票。

換句話說,中信保誠在持股比例達到5%後便應立即停下來,待走完上述流程並對外披露後,才能繼續相關增持操作。現實是,其將持股比例提升至5.19%後才停下來。

而就在不久前,與中信保誠相類似的一個案例,相關方已領到了監管部門的警示函。

今年2月底,銀泰系大佬沈國軍及其一致行動人大手一揮,將持有新世界的股份比例提升至5.0777%,構成舉牌。但在不久後,沈國軍及其一致行動人收到了上海證監局《關於對沈國軍、沈君升、沈瑩樂、浙江國俊有限公司採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

原來,沈國軍及其一致行動人在增持新世界股份累計比例達到5%時,沒有在履行報告和公告義務前停止買入上市公司股份。儘管超出的股份比例還不到新世界總股本的0.1%,但上述行爲違反了《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上海證監局決定對其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相比之下,中信保誠如今超比例持股的比例則更高。不過,中集集團的案例與新世界略有不同的是,中集集團爲“A+H”兩地上市企業,本次舉牌中,中信保誠持有中集集團A股比例爲0.55%,H股比例爲4.64%(佔總股本)。

認可中集集團長期價值

另需指出的是,中信保誠相關操作違規與否,並不會對中集集團本身造成影響。同時,若中信保誠只是單純投資,不想通過持股對應的表決權獲得更多訴求,那麼對其影響也不大。

中信保誠表示,本次權益變動是爲發揮壽險資金優勢、開展長期的價值投資。基於對中集集團及其所在行業的分析判斷及充分論證,中信保誠認爲中集集團具有長期的投資價值,擬通過本次增持取得中集集團部分股權,進一步加強對中集集團的投資。

事實上,中集集團目前股價正處於近五年來的低位,此外,中集集團曾在5月公告表示,同意控股子公司,港股上市的中集車輛“回A”上市。中信保誠選擇此時加倉,想必是看中了中集集團未來的中長期投資價值。

資料顯示,中信保誠爲中外合資企業,中國中信有限公司和英國保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各持50%股權。截至公告日,中信保誠還持有港股公司中國光大控股有限公司8.34%股權,以及齊魯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5.19%股權。

記者注意到,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中集集團今年一季度業績波動幅度不小。2020年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7%,淨利潤虧損6.41億元(2019年一季度盈利4.06億元)。

進一步來看,“製造+服務+金融”一體化的業務模式已被中集集團確定爲長期戰略。中集集團在一季報中還表示,包括5G、雲計算、大數據在內的“新基建”投資,將有利於公司基建類車輛產品的未來市場需求。此外,升級產品模塊、完善燈塔工廠、啓動營銷變革等一系列手段的落實,將爲公司道路運輸車輛業務實現半掛車製造向“半掛車製造+服務運營”縱深發展帶來巨大的發展機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