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时候就更让人迷惑了,同样是蜀汉建兴九年,一边是诸葛亮在前线用木牛运粮,一面是李严在后方运粮不济,那木牛流马在前线都能造得出来——司马懿抢去样品还能山寨出来,可见制造工艺不是十分复杂,诸葛亮只要给李严一份图纸,那么李严就可以照葫芦画瓢,用最少的人力把最充足的粮草供应给诸葛亮,这本来是一件对蜀汉政权最有力的事情,李严和诸葛亮怎么就没协调好呢。但是不管怎么说,关于木牛流马这一点疑问(李严为啥没用)、四点猜测,似乎都是一个预兆:蜀汉将亡了——作为刘备最看重的两个大臣,诸葛亮和李严在木牛流马这一件小事上都没协调好,可见自从刘备驾崩之后,蜀汉阵营各方势力已经同床异梦,也为后来邓艾孤军深入就能逼降刘禅埋下了伏笔。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军事上都有“三大发明”,分别是八阵图、诸葛连弩、木牛流马,在演义中的八阵图能兴风布雨困住陆逊,在正史中只是一种排兵布阵的方式,雁形阵、钩形阵、玄襄阵乃至戚继光的鸳鸯阵有异曲同工之妙,而诸葛连弩也曾多次建功,唯独木牛流马来无影去无踪——忽然就出现了,诸葛亮姜维死后就消失了,到现在人们也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以至于有人说那就是一种独轮小推车。
但是木牛流马肯定是存在的,陈寿在《三国志》中明确记载:“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而作为姜维的同时代人,陈寿应该见过木牛流马,所以他的记载应该是可靠的。
但是这里面就有一个疑问了:既然木牛流马像演义里说的那样“搬运粮米,甚是便利。牛马皆不水食,可以昼夜转运不绝也。”可是那个跟诸葛亮同受刘备托孤之重任的尚书令李严,就是因为负责给诸葛亮运送粮草不及时,后来才犯了一系列错误,最后被贬回老家。要是真有木牛流马这样的作弊神器,诸葛亮为啥宁肯冒着断粮的危险也不给李严用?
我们来看看《三国志》是怎么写的:“平(李严后来改名为李平)催督运事。秋夏之际,值天霖雨,运粮不继。”这时候就更让人迷惑了,同样是蜀汉建兴九年,一边是诸葛亮在前线用木牛运粮,一面是李严在后方运粮不济,那木牛流马在前线都能造得出来——司马懿抢去样品还能山寨出来,可见制造工艺不是十分复杂,诸葛亮只要给李严一份图纸,那么李严就可以照葫芦画瓢,用最少的人力把最充足的粮草供应给诸葛亮,这本来是一件对蜀汉政权最有力的事情,李严和诸葛亮怎么就没协调好呢?
笔者有四点猜测但又一一被自己推翻。猜测一、李严瞧不起也不相信诸葛亮的木牛流马,根本就不屑于使用。但是这一点实在没有说服力:李严肩担背驮(蜀道难,不通车)运上前线的粮草,是要交给诸葛亮的接收人员,然后用木牛流马转运的。李严手下的押粮官又不是傻子,怎么会看不出木牛流马是一件省时省力的运输神器?
猜测二、李严向诸葛亮求借木牛流马或者制造图纸了,而诸葛亮没给。这一点也说不通,因为诸葛亮为了蜀汉基业那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连生命都可以奉献给汉室兴复事业,又怎么会吝啬区区一项木牛流马“专利”?更何况李严用木牛流马也是给自己运粮,保证蜀汉远征军别在出了祁山后挨饿。
猜测三、诸葛亮就是想看李严笑话,并以督运粮草不力的罪名扳倒李严。这似乎也有点说不过去:要真是这样的话,诸葛亮等于把自己和蜀汉远征军全部置于危险之中,这代价也太大了。这种事情诸葛亮绝对干不出来。
猜测四、李严明知道木牛流马好用,但就是不用,一定要占用大量人力物力(运粮的也要吃粮,而且比士兵吃得还多)慢悠悠补给,要是能把诸葛亮的大军饿散了,那他就可以扳倒诸葛亮而为真正的顾命大臣。但是以刘备的知人之明,以李严能坐做到仅次于诸葛亮的位置,应该在人品和襟怀上都不至于如此不堪。
但是不管怎么说,关于木牛流马这一点疑问(李严为啥没用)、四点猜测,似乎都是一个预兆:蜀汉将亡了——作为刘备最看重的两个大臣,诸葛亮和李严在木牛流马这一件小事上都没协调好,可见自从刘备驾崩之后,蜀汉阵营各方势力已经同床异梦,也为后来邓艾孤军深入就能逼降刘禅埋下了伏笔。而关于诸葛亮没有拨给李严木牛流马,或者李严宁肯完不成任务不肯用木牛流马的四点猜测,哪一点靠谱,就有待读者诸君分析并给出一个答案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