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全國高校迅速組織了規模空前的在線教學,隨着疫情逐步好轉,高校應如何總結和深化疫情期間在線教學的探索和實踐?

5月25日—30日,由華南師範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以及華南農業大學四所廣東高校教師(教學)發展中心聯合主辦的“疫情後期,高校在線教學何處去”在線公益課開播。

本次活動是四大高校教發中心首次聯合開設直播課,邀請華南師範大學胡小勇教授、焦建利教授,北京師範大學鄭勤華教授、華南理工大學陸芳教授、暨南大學孫立教授和華南農業大學廖楊教授圍繞疫情後期如何做好復學準備、線上教學課程質量保障與評價、混合式學習模式案例分享,混合式學習的策略等主題進行了精彩分享,超過1.7萬人在線觀看。

本次公益活動選題貼近當前高校教師的實際需求,緊扣實際,突出問題導向,貼近教師需求,課程受到省內外衆多高校的積極響應。北京化工大學、湖北工業大學、廣東財經大學、廣東技術師範大學、湖州師範學院、太原師範學院、北師大珠海分校、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海大寸金學院等十餘所院校專門組織本校教師進行觀看,共同促進各校教師的專業成長。直播過程中,氣氛熱烈,互動頻繁,課程獲得相關高校老師的高度好評。

據悉,本次公益直播課程是繼今年2月底華南師範大學教育技術學院和教師發展中心組織的《學會在線學習》系列公益直播課程的延續。

本次活動由四所廣東高校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發起和主辦,華南師範大學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中心、華南師範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廣東省高等學校公共計算機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聯辦,華南師範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本科教學工作組提供技術支持。主辦方希望通過專家的分享,回應高校教師在開展在線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與困惑,總結和深化疫情期間在線教學的探索和實踐,走好復學路,推動高校混合式教學改革與創新。

【記者】姚瑤

【通訊員】楊柳青

【作者】 姚瑤

廣東教育頭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