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布斯》將凱莉·詹娜從“億萬富豪榜”除名了。

福布斯網站

富豪榜本來就有起有落,有人擠進去,自然就有人被踢出來,將一個年輕的富豪除名,有什麼值得平民關注的呢?

這事之所以轟動,一是因爲凱莉·詹娜屬於卡戴珊家族,二是因爲她有可能涉嫌商業詐騙。

年僅23歲的卡戴珊家族“金小妹”,如何晉升爲“十億富豪”?又如何跌下神壇?光是想想都覺得不可思議。

1.從小透明到億萬富翁

大家都聽說過卡戴珊家族,金小妹是家族中最小的妹妹。2007年第一次在真人秀《與卡戴珊家族同行》中露臉時,她才10歲。

她是家族中的搞笑擔當。

微胖,滿臉雀斑,還有兩片薄得幾乎沒有的嘴脣。身材和相貌不如姐姐們,加上可能年紀小還沒長開,她的人氣一直墊底。

但是大樹底下好乘涼,隨着年齡的增長,《與卡戴珊家族同行》10年播出13季,熱度不減,蹭着姐姐們的熱度,金小妹慢慢蓄力待發。

她自知觀衆緣比不上姐姐,於是另闢蹊徑,從社交網絡上殺出一條路。

她鑽研化妝技巧,在多個社交平臺上開通帳號,發佈自己的妝容教程。

在化妝這一點上,她是真的有點實力,無數少女爭相模仿她的妝容和打扮。社交網上的人氣迅速上漲,到今年,她在INS上的粉絲數就超過1.7億。

然而隨着人氣的增漲,質疑聲也越來越大。粉絲們發現,金小妹的容貌變化有點大,尤其是她的嘴脣。

以前是薄薄的兩片,連她自己都承認談戀愛時被男朋友嫌棄嘴脣薄。結果,從她17歲開始,嘴脣就變厚了。

人們質疑,她是不是整容了?

金小妹當然不承認,她說,是因爲化妝的時候故意把脣線畫寬了一點,所以看起來比較豐滿。

其實現在這個時代,整個容不是什麼大事。她始終不認,無非是在爲炒作作準備,這種事情卡戴珊家族可沒少幹。

果然,討伐之戰掀起一輪又一輪。

最終,在2015年的真人秀裏,她承認打了豐脣針。

醞釀了那麼久,爭議終於達到高潮。有人指着她的鼻子罵,也有人說她勇氣可嘉,但更多的粉絲髮來信息向她請教化妝技巧和化妝品牌子。

商機來了!

金小妹在老媽的協助下,同年順勢推出自己的脣彩品牌。

29美元一套的脣膏套裝,15000個,瞬間售罄。

2016年,她的彩妝公司Kylie Cosmetics正式成立,脣膏套裝的產量上升到了50萬套。

嚐到了甜頭,金小妹開始把精力放到自己的化妝品公司上。

她親自試色,拍成視頻發佈到各個平臺,吸引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推出的產品一次比一次賣得好。

後來,她還跟姐姐們合作,推出了幾款以姐妹命名的限量版彩妝,一下子又賣脫銷了。

賺得盆滿鉢滿的金小姐,18歲就年賺4000萬,財富直逼二姐金‧卡戴珊。

這邊賺錢,那邊開始投資。四處購入豪宅,裝修後售出,獲利翻倍。

2017年,她成功入圍福布斯TOP100名人收入榜,是榜單上最年輕的一位。

瘋狂吸金的同時,一點不妨礙她談戀愛。男友個個有顏有名,愛情轟轟烈烈,未婚生女……豐富多彩的私生活助長了她的名氣,順便就給品牌打了廣告。

2019年,福布斯估算金小妹的總資產超過了10億美元,正式宣佈她成爲史上最年輕的“白手起家”億萬富翁。

對此,美國人的情緒有點複雜。

不是他們對“億萬富翁”這個稱號有異議,而是“白手起家”這個說法難以讓人信服。

金小妹多次辯稱自己創業全完沒有用過家裏的錢,但是,她出自“卡戴珊”這個善於炒作話題的家族是事實,而且她創業的過程明顯存在炒作的跡象。

然而,質疑歸質疑,《福布斯》這個富豪榜確實證明了她的成功。

炒作,可以說是卡戴珊家族的立身之本,金小妹又怎會例外。登上富豪榜之後,她將福布斯的價值利用到了極致。

她接受各大媒體的採訪,講述自己如何從自卑小姐,到創業天才的勵志故事;在各個平臺上瘋狂轉發福布斯對她的報道,把福布斯封面印在酒吧員工的T恤上。

總而言之,她要讓全世界知道,她是史上最年輕的億萬富翁。

這樣做不是簡單的虛榮,而是爲了更大的利益。

這不,驚喜馬上就到了。

116年曆史的美國老牌化妝品公司科蒂看中了Kylie Cosmetics,以6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它51%的股份。

2.福布斯驚爆內幕

沒那麼大的頭,就別戴那麼大的帽子。

這一收購,金小妹就翻車露餡了。

此前,卡戴珊家族提供的該公司的納稅申報表顯示:Kylie Cosmetics在2016年的銷售額爲3.07億美元。

之後,公司的公關又稱,到2017年,公司銷售額已達3.3億美元。

成立才兩年的公司銷售額超過3億美元,多肥的肉啊。

結果,科蒂收購了Kylie Cosmetics之後,發現它貨不對板。

根據科蒂分享的數據,收購交易開始前的12個月內,也就是2019年,Kylie Cosmetics的營業額才1.77億美元,這還是較2018年增長了40%的數據。也就是說,2018年該公司的收入僅爲1.25億美元,可是他們原先聲稱有3.6億美元。

相差兩倍的數據也敢報,膽子真夠大。

一家2018年銷售額僅爲1.25億美元的公司,如何在2016年獲得3.07億美元的收入,在2017年獲得3.3億美元的收入?

有兩種解釋:

一是公司銷售額在這兩年斷崖式暴跌;

二是公司僞造納稅申報單,銷售額本就沒那麼多。

福布斯認爲,第二種可能性更大。金小妹一開始就在撒謊。

本來,科蒂以爲自己搶了塊肥肉,想借助“新時代的ICON”的名氣,扭轉自己傳統的形象,沒想到自己撿了塊渣渣。

目前,金小妹已經作出回應:

我以爲這是一個有信譽的網站……我所看到的都是一些不正確的陳述和未經證實的假設。我從來沒有要求過任何頭銜,也從來沒有試圖撒謊。

態度看似強硬,但也給不出實質的反駁證據。

有知名律師稱,金小妹可能會因爲涉嫌誇大其公司的價值而面臨刑事調查,一旦刑事調查證實數據確實涉嫌造假,她可能將面臨牢獄之災。此外,她還有可能面臨高額的罰款。

3.爲了有名而有名

在美國人眼裏,卡戴家族鬧出什麼樣的醜聞都不足爲奇。

因爲他們是美國曆史上最善於炒作、專靠炒作來喫飯的家族,爲了有名而有名。

從Kylie Cosmetics的創立到火爆的整個過程,你根本找不到他們家關於產品研發和理念的信息,也看不到他們對於產品質量的重視和宣傳。

金小妹對自己彩妝品牌的宣傳,不外乎三步:

自己在社交平臺帶貨; 跟姐姐們一起帶貨; 自己搞緋聞,利用話題加大爆光度。

不可否認,金小妹是聰明的。

一個靠炒作發家的家族,用創業來樹立正面形象,若是成功,將成爲流傳後世的神話。

可惜,他們始終擺脫不了炒作的本性,一不小心就成了笑話。

站得越高,摔下來就越疼。不想摔下來,就得用實力去支撐。

沒有實力去匹配,炒作是不可能長久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