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雖然這次暴亂可以被鎮壓下去,但接下來的示威遊行還會時不時發生,因爲矛盾、問題依然很多,鎮壓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而美國的根本問題特朗普政府也解決不了。美國的這些暴亂,背後沒有明確政治目的,也沒有金主,所以正常情況下,一旦美國政府採取強力措施,暴亂還是會很快被鎮壓下去。

僅僅一週時間,美國就變了天!

據媒體報道,美國的暴亂已蔓延到了超過75個城市,其中40個城市被迫宣佈宵禁,15個州出動國民警衛隊共計約5000人。

有美國媒體評論說,這堪稱自1968年馬丁·路德·金遇刺後美國最大規模的示威和騷亂。與2012年“佔領華爾街運動”主要是和平示威不同,這次直接一開始就是暴亂。現在,甚至包括英國、加拿大、新西蘭都有示威遊行以支持美國黑人的維權運動。

而在過去兩三天時間裏,白宮已經被示威人羣連續圍困,到了晚上就有放火。白宮周圍的建築被塗鴉,到晚上還會燒起大火,這事的確麻煩了!

不過,對於美國來說,解決這些問題一貫都是有態度的,那就是——暴力清場!2011年,“佔領華爾街”運動就是這麼被清場的。警察打催淚彈、橡皮彈,然後抓捕人拖走、抬走。

那麼,面對現在這樣的暴力,美國的處理措施顯然也會非常強勢。

據環球網轉引美國媒體的報道稱,6月1日晚,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玫瑰園就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全國性暴亂髮表了電視講話。

特朗普表示,他將立即採取總統行動“制止暴力,恢復美國的安全與保障”。特朗普說,他的行動將“立刻”生效,並強烈建議每一位州長部署國民警衛隊“以保證有充足人力可以使我們控制街頭”。

特朗普說,州長和市長們必須部署有壓倒性優勢的執法力量直到暴力行爲被制止,如果某個城市或某個州拒絕採取行動,他將直接派聯邦軍隊鎮暴。特朗普還提到,他還在採取“迅速行動”保護首都,包括派遣“成千上萬全副武裝的士兵、軍事人員和執法人員,制止騷亂、搶劫、破壞公物、襲擊和肆意破壞財產。”

另外,特朗普還在電話會議上向全美的州長髮飆,噴州長們無能。他說,明尼蘇達的警局被燒,警車竟然逃跑了,這讓美國成了全球的笑話,特朗普在施壓州長出動國民警衛隊平亂。

很顯然,特朗普這是要採取強硬的行動了。事實上,在他宣佈行動之前,就已經測試了暴力平亂的可行性。

6月1日,他以出白宮到旁邊的聖約翰大教堂進行“禮拜”爲由,要求警察強行驅趕抗議人羣。當時,催淚彈滿天飛,最終軍情驅散了人羣。

人羣驅散後,特朗普到了前一天被燒燬聖約翰大教堂,拿了一本聖經在教堂前咔嚓咔嚓拍了幾張照片就離開了。很顯然,特朗普做禮拜是假,另有目的是真。特朗普拍完照片後,聖約翰教堂的主教不高興了,他說特朗普是把他們教堂當做了“道具”,潛臺詞就是總統在表演。很顯然,基督教不想特朗普把自己當做政治道具來操弄。

特朗普去教堂不是做什麼“禮拜”,那麼他興師動衆肯定有目的,他到底是去幹嘛呢?在筆者看來,他此行應該有三個目的:

一、證明他行動自由,是個強勢總統,前一天有記者問他躲到地下掩體是不是“逃兵”;

二、測試採取暴力驅散人羣的輿論反應,爲下一步採取強硬措施做準備;

三、展示自己虔誠基督徒的形象,爲其行動在宗教信仰上找到一些支撐,有點“天授神權”的味道。

在這些事情都做完後,他宣佈了採取強力措施對示威者進行清場。

既然特朗普已經準備好了,很顯然在其控制的範圍內,他一定會展示他強勢總統的作風,那麼接下來的強力清場將會在白宮、華盛頓展開,而各州如果不派出國民警衛隊鎮壓,他完全是有可能出動軍隊平亂。

特朗普爲何這麼快就選擇採取強勢措施?有三方面原因:

一、這次示威遊行背後有民主黨的支持,如果這種街頭暴力成爲常態,那意味着美國也在爆發“街頭革命”,持續的暴亂會讓選民對他失去信心,所以他必須及時展示有所作爲。

二、特朗普的支持者很多是極右翼民族主義者,這個羣體本來對黑人就充滿歧視,特朗普對黑人的示威表示“軟弱”的結果會讓其丟分。

三、暴亂會讓美國經濟雪上加霜,這會影響特朗普的選情。

所以,面對暴亂,他已經“耐心”觀察了一個星期,他必須採取行動了。

那麼,特朗普來硬的,美國的暴亂能鎮壓下來嗎?

一方面,美國必然採取暴力手段鎮壓,這是美國的一貫作風,如果必要甚至可能開槍。

另一方面,由於美國的這些暴亂更多的是一種無序狀態,既有追求黑人平等的和平示威者,也有政治投機者,還有一些借亂違反犯罪者,客觀上這些人是“烏合之衆”,在政治上是沒有特殊訴求的。這樣的活動,一般採取鎮壓措施很快就能平息暴亂,因爲當示威遊行無利可圖又有很大風險之時,人們就會自然選擇放棄。

那麼,可能有人會問,爲什麼像烏克蘭的“街頭革命”能夠推翻政府,香港的暴亂能持續數月呢?

在筆者看來,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這些暴亂分子背後有美國在政治、經濟上的支撐,有金主當然就有動力。

以烏克蘭的“街頭革命”爲例,美國爲此花了至少50億美元,香港去年的暴亂美國也花了大量的資金,美國在其他國家也搞過類似街頭革命,甚至法國的“黃馬甲運動”都指責背後有美國支持。

烏克蘭的“街頭革命”之所以能夠成功,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拼錢方面俄羅斯拼不過美國,亞努科維奇沒辦法同樣僱人與這些人羣對抗,而且烏克蘭和俄羅斯並非一個國家,普京不能直接干預,後來普京的補救措施是拿下克里米亞和間接控制東烏克蘭。

香港的“街頭革命”之所以不可能成功,原因是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背後有中國,無論拼啥美國也不可能拼過中國,而且中國在維護國家主權方面肯定是不惜一切代價的。

美國的這些暴亂,背後沒有明確政治目的,也沒有金主,所以正常情況下,一旦美國政府採取強力措施,暴亂還是會很快被鎮壓下去。

然而,暴亂可以被鎮壓下去,觸發暴亂的因素卻沒有去除,矛盾依舊還在,種族對立、階級矛盾、經濟問題和高失業率、新冠疫情都還會持續。

既然矛盾還在,這也就意味着兩點:

一、雖然這次暴亂可以被鎮壓下去,但接下來的示威遊行還會時不時發生,因爲矛盾、問題依然很多,鎮壓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而美國的根本問題特朗普政府也解決不了;

二、社會治安會惡化,因爲新冠疫情引發的經濟、民生問題接下來必然越來越凸顯,社會矛盾在未來也就會越發凸顯。

那麼,既然矛盾沒有解決,暴亂被鎮壓了,新的暴亂是不是還會發生?何時會再發生呢?

在筆者看來,如果美國無法快速解決新冠疫情,美國社會經濟運轉依然處於休克狀態,那麼暴亂隨時可能會發生。

根據美國機構的分析,美國二季度的GDP下滑可能超過50%,這簡直是災難性的,尤其是三季度還持續的話。如此下去,越往後民生問題就會越突出,當大家日子過不下去了,感覺未來沒有希望了,那麼突然的意外事件,隨時可能引發新的問題,乃至新的暴亂。

爲了解決問題,估計接下來特朗普政府還會發錢來解決民生問題,但這隻能暫時“維穩”,還是無法解決根本問題。尤其是等再到冬天,新冠進一步爆發,美國的日子就更難了。

對美國來說,今年的大選結果將非常考驗美國社會,到底會選拜登呢?還是會選特朗普呢?

根據最新民調,拜登的支持率領先特朗普10個百分點。不過,民調並不代表最終選情,尤其是美國大選是選區大票制和贏家通喫,所以,民調並不代表特朗普大選會輸。只是,接下來他必然面臨非常大的考驗,本來連任是穩穩的。

接下來要發生的事情:一旦特朗普敗選,他很可能會被清算,後果可能很嚴重,美國政壇可能會出現大動盪;如果特朗普勝選,他必須向他的金主回饋利益,那麼特朗普可能會採取一些更加極端的措施。

總之,接下來的世界加劇動盪是必然的,但很顯然美國不可能獨善其身,也必然會深受其害,我們拭目以待!

(責編:孟向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