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是一個90後的新晉寶媽,她有一個三歲的可愛女兒美美。美美平時十分懂事乖巧,但是有一點卻讓媽媽感到十分頭疼,那就是美美做事情總是很拖拉。明明可以半個小時做完的事情,美美總會拖到一個小時。老師給孩子們佈置的手工作業,就是媽媽在旁邊幫助美美一起做,美美每次都要花上大半天的時間才能完成。

尤其是到早上,媽媽總是特別的頭疼。美美磨磨蹭蹭不起牀,起牀之後穿衣服又慢吞吞的,去洗漱也要媽媽緊催慢催纔會去。到了上學的路上,門口的保安大爺經常看到這樣一幕:劉麗手裏提着書包在前面走,美美揉着惺忪的睡眼,跟在劉麗後面。嬌氣的蘿莉就不得不催促:"你這個娃娃,快點喲!上學都快遲到了,還不緊不慢的呢?"

其實,在上述案例中,美美這樣的孩子在生活中並不是少數,他們磨磨蹭蹭的行爲不光會影響到自己,還會給父母的生活造成很大的不便。現在生活節奏快,生活壓力大,如果一對小夫妻有這樣的一個孩子,那麼他們的壓力值就肯定會爆表。好了,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如何幫助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時間觀念吧!

一、孩子沒什麼喜歡拖拖拉拉?

沒有一個孩子天生喜歡拖拖拉拉,他們這種行爲有時候並不是主觀故意而爲之,而是由於多種原因綜合形成的,所以家長朋友們可以找到原因,不要急於責怪孩子,而要耐心得對症下藥。

1、感覺不到時間的長度

美國的一項心理學研究實驗表明,6到7歲的兒童對於半個小時以內的短時間的長度感知力不是很強,而進入到八歲的兒童就可以很好地感知了。因此,如果自己的孩子還不滿八歲,家長朋友們就不要一棒子把孩子打死,不要急着責怪孩子是故意的。對於超過半個小時的長時間段,由於很多不確定性因素的存在,很多成年人都不能很精確地把握,更何況發育尚不完全的小孩子了。

2.對時間沒有合理規劃

除了一些身體方面的原因,對於時間沒有合理規劃,也是孩子磨磨蹭蹭的一個主要原因。因爲沒有規劃,所以孩子不知道什麼時候幹什麼事情,那麼他們在玩耍的時候自然就會隨心而爲了,並不會嚴格的遵守時間。如果孩子對時間有一個合理的規劃,他就會在腦子裏面提前對於將來要乾的事情有一個預測和估計,這樣如果該乾的事情時間到了,他就會提醒自己去停下。

3.家長的督促不夠有力

我們都知道,孩子在成年期以前,他們的身體和智力發育都不夠完全,所以他們需要家長作爲他們的監護人去監督他們,引導他們。有點困難,現在很多家長生下孩子之後,並沒有投入太多的精力去管孩子。這種養而不教的父母培養出來的孩子,因爲缺乏父母的合理引導和監督,所以做事情時候目標感不強,而且也比較散漫。

二、拖拖拉拉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1.沒有時間觀念

通過上述知識,我們可以瞭解到時間觀念不是憑空產生的,它需要人爲的去引導纔可以逐步培養成功。如果孩子一直都是拖拖拉拉、磨磨蹭蹭,那麼孩子就很難養成一個合理的時間觀念。缺乏時間觀念的孩子,其實就失去了成功的基石。時間雖然無形,但確實時時陪伴着我們。如果可以利用好時間,我們就可以做成功很多事情,如果因爲時間而耽誤了我們的事情,那麼時間就成了阻礙孩子成功的障礙。

2、做事懶散

有的孩子看似把該做的任務都做了,但是他們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狀態卻不是積極的,但是比較消極懶散的。孩子這種懶散的狀態,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爲平時做事拖拖拉拉帶來後遺症。習慣成自然,孩子一旦養成做事拖拖拉拉的習慣,真正讓他幹一件正經事情的時候,他平時那種懶散的態度依然會帶到這件事情當中,不容易成功。

3.增加自己的負擔

孩子拖拖拉拉,看似是給自己爭取了很多時間,實則卻是給自己增加了負擔。有過同樣症狀的成年人,應該很清楚:拖延症看似賺了,實則賠了。因爲自己的拖延而搭進去了很多不必要的時間和精力成本,這個對於孩子也是同樣適用的。

三、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樹立時間觀念?

1.幫助孩子感知時間

既然年幼的孩子不能夠很好地感知時間,那麼家長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中幫助孩子感知時間的長度,讓孩子確確實實的明白時間的意義。比如說,家長可以和孩子玩一個"倒計時"的互動小遊戲,"一分鐘之內,小孩可以走多少步?""十分鐘之內,可以寫完多少個字?"這樣的益智遊戲可以幫助孩子用具體的生活事件去感知時間的長度。

2.幫助孩子合理規劃時間

很多孩子年齡幼小,對於事情分不清輕重緩急,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幫助孩子一起對近期的事情進行一個合理的規劃。比如說,家長可以在早上就讓孩子把今天上午要做的事情列一個清單,然後引導孩子給每件事情排序,並且當孩子把一些自己認爲比較重要的事情標上五角星。這樣,在接下來的半天中,孩子就會對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到心裏有數。

3.學習科學的育兒知識

小孩子發育不夠完全,感知不到時間的長度和變化是十分正常的。孩子拖拖拉拉其實不是一件特別難解決的事情,只要家長學習了科學的育兒知識,找到孩子磨磨蹭蹭的真正原因,然後對症下藥並且能耐心地教導孩子,那麼這個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好了,今天關於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時間觀念的話題就和大家探討到這裏啦,各位家長朋友們有更好的意見可以在下方留言分享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