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下日军和美军战机的飞行员邢海帆传奇(下)
陈 辉
抗美援朝战争出国作战前,刑海帆的身份是中国人民空军混成第4旅第11团任飞行大队长。出国作战时,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第2师6团飞行副团长。
参加朝鲜战争的志愿军飞行员由三部分人组成分:第一部分是1946年至1949年东北老航校训练的飞行员,杰出人物是王海,这批人在朝鲜战争中多是大队长,中队长,都有几百小时飞行时间,而且是日本人训练出来的,水平不低。第二部分是1949年后苏联训练的,苏联的二战“王牌飞行员”上千人,仅击落20架以上的“王牌飞行员”就有上百人,名师出高徒,但这些人飞行时间短,战场经验少。第三部分是1945年至1949年起义投诚的国军飞行员,他们全是老手,不乏高手,有的在美国受训,有的打过日本飞机,实战经验多,邢海帆就属于这类飞行员。
志愿军空2师驻在丹东大孤山机场,邢海帆多次与侵朝美国空军交战。1951年12月14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第2师在朝鲜清川江、平壤地区与美国空军进行一次空战,就让邢海帆大显身手。这是一次徒弟打师傅的空战,邢海帆当年学习飞行是在美国、他的老师是美军教官,他对美国空军的飞机性能、飞行员的技能、战术特点了如指掌,与美军对抗算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当日9时10分,志愿军空军指挥所发现美军10余架轰炸机和歼击机向北飞行。遂于9时20分命令志愿军空军第2师第6团出动米格—15型歼击机24架,在第3师第9团的掩护下起飞截击。
当志愿军空军到达清川江附近上空后,副团长邢海帆发现左下方出现美军轰炸机群,迅速率领第1大队投入战斗。从7000米高度俯冲,在4000米至3500米的高度上对美机进行攻击,邢海帆接连开炮3次,击落美F—80型战斗轰炸机1架。
接着,他又追上一架美军F—80型战斗轰炸机,美军轰炸机驾驶员看到同伙被击落,吓破了胆,疯狂逃命,邢海帆死追不放,抓住战机,邢海帆果断开炮,这架美军F—80型战斗轰炸机被击伤,狼狈逃窜。邢海帆航油不够,只好返航。
返回机场之后,地勤人员洗出了邢海帆开炮的照相胶卷,判读他击落1架,击伤1架。
几个小时之后,志愿军地面陆军部队报告,在清川江一带发现两架美军F—80飞机的残骸。原来第二架美机也被邢海帆击中了要害,没有飞出多远就掉了下来,但最终战果以飞机上的照相为准。
在这次空战中,志愿军空军第6团3大队7、8号机于平壤以北发现一架单独活动的美B—26型轰炸机,遂以双机交叉轮番攻击各3次。最后,7号机杨木易将其击落,此次空战共击落美机两架,击伤一架,首创志愿军空军击落美B—26型轰炸机记录,其中邢海帆击落击伤各一架。
战后,邢海帆荣立了二等战功。在轮战的4个月中,邢海帆驾机率部属起飞战斗70余次,击落击伤美军飞机各一架。战友们都说:“跟着邢副团长空战,干净利索。”
邢海帆击落美军战机,算是徒弟打了师傅,当年他学习飞行是在美国由美国空军老师教的。几十年后,当邢海帆接待美国朋友,谈及抗战中并肩战斗,朝鲜空战兵戎相见,究竟为什么时,他坚定地说:“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飞行员,战斗员,也是共产党员!我是为祖国而战!为和平而战!”这位老飞行员的回答铿锵有力。
邢海帆总飞行时间高达5000多小时,抗战击落日军战机和朝鲜战争击落美军战机的数量达到了5架的“王牌飞行员”标准,但在人民空军“王牌飞行员”的榜单上却没有他的名字,有人分析原因有两条:一是人民空军“王牌飞行员”都是抗美援朝战争产生的,以朝鲜战争击落“联合国军”战机为标志,朝鲜空战邢海帆只击落、击伤各一架,不够击落5架的“王牌”标准;二是邢海帆击落日军战机是在国民党空军任职期间,不在统计之列,因此邢海帆与“王牌飞行员”擦肩而过。但不管邢海帆是否名列人民空军“王牌飞行员”名册,他的功绩,组织上是认可的。邢海帆逝世后,国家给了他超规格的报道和崇高评价,这是后话。
传奇经历:美国受训,参加驼峰行动,秘密加入共产党,投身解放区,培训空军第一支空中作战中队。
邢海帆一时作为国民党空军飞行员参加抗战;一时作为人民空军飞行员参加开国大典;一时又作为志愿军飞行员参加朝鲜战争。邢海帆究竟有什么样的经历?在他身上有哪些鲜为人知的秘密?
邢海帆,原名邢文卓,1916年出生在四川省阆中县凉水乡。高中毕业那年正赶上卢沟桥事变,受当时“航空救国”思想的影响,身高近1.80米、壮怀激烈的邢海帆决心投笔从戎,报效国家。强健的体魄和扎实的文化功底,使他顺利地考入了国民党空军笕桥航校12期。他先后在成都、柳州陆军军官学校受训,1939年到云南楚雄、昆明,接受初、中、高级飞行训练,他苦练精飞,成为同期学员中的佼佼者。
1941年10月,美国根据租借法案,为打击日军空中力量,决定为中国培训一部分空军飞行员,但必须经过严格的考核选拔,而负责考核的是大名鼎鼎的陈纳德将军,他当时担任国民党空军的总顾问。经过层层筛选,从整个中国空军中挑选出的100名优秀飞行员分两批赴美留学深造。邢海帆顺利通过了陈纳德刁钻的技术考核,从海路赴美国,学习经改装的当时最新型的战斗机。
当时,国共合作,实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美国又是中国的抗战盟邦。这一年,战争阴云密布,太平洋上早已不太平。日本法西斯业已露出了凶恶的杀机。正当邢海帆乘坐的船航行在奔赴美国的南太平洋航线上时,收音机中传来震惊世界的消息:日军飞机偷袭了珍珠港!三天后,他途经夏威夷,亲眼目睹了当时珍珠港被空袭后的惨状。战争使人猛醒,战争燃起了邢海帆对日寇复仇的激情。
在美国,邢海帆发奋学习了领航学、射击学、天文学、飞行技术,邢海帆虽身处异邦,却无时不心系惨遭日寇涂炭的祖国,希望早日学成,抗日救国,效命疆场。一年后,他以优异成绩毕业。
回国后,邢海帆被做为空军“种子”,分配迁到印度的“中国空军军官学校”工作,他既讲领航学、射击学,又讲飞行技术,带学员飞行,先后培训出第16期1、2班和第17、第18期飞行学员。这些学员经过飞行筛选和预备训练后再派到美国受训。
1944年开始,世界反法西斯阵线转入对法西斯的进攻。由于邢海帆积极要求参战,被分配到中美空军混合联队第3大队第28中队任分队长,直接参加对日作战。其间他曾多次去印度接收新购进的美式新型战斗机P-40N和P-51,并驾驶这些飞机飞越“驼峰”天险回国,使这些新装备及时投入抗日空中战场。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加紧准备发动全面内战,妄图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革命力量扼杀于血泊之中,在中国实行独裁统治。1945年11月,第3大队调驻徐州,邢海帆所在的第28中队进驻济南,这都是为打内战作的军事部署。国民党当局密令第3大队,先是进行侦察,后来命令对解放区和解放军扫射投弹。邢海帆不愿打内战,屠杀自己同胞,便借故返乡为父奔丧、探亲和结婚等理由,请假外出达半年之久。归队后,在多次的言谈中也流露出对打内战的不满情绪。
1946年10月邢海帆被调入笕桥空军官校。当时,官校教育长胡伟克曾是印度拉合尔航校的负责人,邢海帆在他手下工作时,胡对邢的技术能力和为人均很了解,相当器重邢海帆。
当时,国民党空军政治部门已截获邢海帆给未婚妻李之的数封信件,内容多是谈及反对打内战之事。政治部门告诉胡伟克,说邢海帆政治思想上有问题。胡伟克说,由他负责处理。可事后,胡伟克从未向邢海帆提及此事,反而任命邢海帆为教育处的副官,负责学校的训练计划,后又让邢海帆兼任辅助教育室主任,负责模拟教学。
邢海帆原计划驾驶飞机到解放区。胡伟克有3架专机,均由他负责掌握,很容易到手。但邢海帆又怕这样不明不白地飞过去,引起共产党怀疑,想找到党的关系后,有人介绍再过去。这时,邢海帆开始积极寻找党,他曾经冒着特务盯梢的危险,3次到上海找关系,但均无结果。他每晚都收听延安、邯郸、张家口、延边的广播,了解解放军的情况。
1947年春,邢海帆的好友赵立品调到官校来当教官。二人曾一起参加过对日作战,且志趣相投。赵立品调到官校来时,邢海帆还助了他一臂之力。另外的一个人是刚从一大队调来的飞行教官吕云荪,他是中共秘密党员,1942年根据党的意图,考入国民党军空军官校第20期。1946年从美国受训回国后,分配在第一大队。他与国民党军的高级将领汤恩伯有点亲戚关系,设法调到官校,是为了便于开展党的工作。
吕云荪与赵立品住在一起,了解了赵立品的思想,又从赵那里了解邢海帆的心事,知道他们是反对打内战的。于是,他有意和邢海帆、赵立品接触,经常谈天说地,分析形势,议论时事,互相谈得很投机。有一次,吕云荪介绍一位名叫杨德成的朋友给邢海帆认识。杨德成与邢海帆谈乡情,谈学习,谈生活近况,谈爱好,后来就谈到时局发展、内战前途等等。原来,杨德成是中共上海局派来的联络人,以后又多次与邢海帆联系,实际是对邢海帆进行考察了解。
1947年9月26日下午,邢海帆按约到杭州市学士路54号吕云荪家,杨德成和赵立品也在。杨德成告诉邢海帆,党组织已经批准由杨德成和吕云荪介绍你加入中国共产党,从现在起你就成为一名中共党员了。
邢海帆高兴地紧握着杨德成的双手激动万分,连连说:“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这是我终生难忘的日子。”
杨德成还告诉邢海帆,赵立品也已成为中共党员了,组织上决定,由吕云荪、赵立品和你3个人在官校组成一个临时中共地下支部,吕云荪任支部书记,今后,上级党组织与你们的直接联络人就是我。党支部的任务是3条:一是发展组织,二是收集情报,三是长期潜伏。官校的中共党支部是在国民党军空军中最早成立的共产党组织,它在国民党的心脏地区,耕耘播种,发展革命力量。
1948年春,有一天,胡伟克的机要秘书张安汉突然来说,他从密电中得知空军官校要准备迁台湾,迁台前要对官校人员进行政治清理,邢海帆是他们注意的对象。邢海帆将这一情况立即报告了党组织,并研究如何尽快撤走。
1948年6月底,邢海帆以孩子生病为由,请假到了上海,并在组织的帮助下与爱人、孩子、弟弟邢平和赵立品一起,由上海坐船到天津,转北平,再辗转进入解放区沧州青县。
不久,邢海帆一行从沧州到了党中央所在地西柏坡村,住在东黄泥的中央社会部招待所。中央社会部领导李克农、罗青长接见了他们。原来,党中央准备让他们去东北老航校工作。后来,华北军政大学校长兼政委叶剑英来中央开会时,从李克农那里听说了他们的情况,很高兴。他对李克农说:“国民党军飞机经常来轰炸扫射,请你动员他们留下来,给我们那里讲讲防空知识吧。”邢海帆从李克农那里愉快地接受了这一任务。
1948年8月,邢海帆和赵立品等前往获鹿县华北军大担任防空教员,讲授防空的课程。叶剑英亲切地接见了他们,给他们很多教益和鼓励,并设宴招待。
1948年12月,平津战役已经展开,古都北平即将回到人民手中。中央决定成立北平军管会,任命叶剑英为军管会主任。1949年2月1日,邢海帆和赵立品等进城参加北平军管会航空处的接收工作。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22年反动统治的覆灭。这天晚上,周恩来副主席、朱德总司令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举行晚宴,招待当时在北平的空军起义人员,邢海帆也被邀参加。席间,周副主席肯定了驾机起义人员飞向光明的爱国正义行动,讲到人民空军的建设和党和人民对起义人员的厚望。他要大家加强学习改造,努力工作,迎接新中国的诞生和人民空军的发展。周恩来的谆谆教诲,语重心长,一直成为鼓舞邢海帆前进的力量。
1949年5月4日,国民党军空军轰炸了北平南苑机场。为了应对国民党的空袭,东北老航校在公主岭机场成立了P-51战斗机飞行训练队。邢海帆原来就是飞P-51的。1949年6月,中央军委航空局调邢海帆去公主岭,担任飞行训练队的主任,负责P-51的训练任务。在这里,许多人民解放军年轻的优秀军官接受过邢海帆手把手的教练、带飞、训导和考核,他们中的一些人在后来的空军建设和作战中屡建功勋,走上了人民空军各级领导岗位,而邢海帆就是带着他们起飞的难忘老师。
南苑机场被炸后不多久,周恩来向军委航空局局长常乾坤和华北军区航空处处长方华等同志传达了中央关于在南苑建立一支飞行队的决定。飞行队的主要任务是担负北平地区的防空作战。
1949年8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飞行中队在北平南苑机场正式成立。邢海帆从公主岭立即被调往飞行中队担任分队长,后来又代理中队长。之后,邢海帆参加了开国大典和抗美援朝战争。
1952年,邢海帆奉命调回国内,任南京军区空军司令部飞行检查主任,不久就飞上了第一种国产喷气式战斗机。这位老飞行员一生中飞过30多种型号的飞机,可那都是外国生产的。当他驾驶着祖国自己生产的喷气式飞机时,流下了激动、幸福的泪水。1958年,上级调邢海帆到刚刚组建的解放军空军学院任教,为人民空军培养更多的优秀指挥员。在空军学院的教学工作岗位上,他兢兢业业,呕心沥血,把自己一生练就的航空知识、空战经验、指挥才能毫无保留地教给学员,就像一支燃烧的蜡烛,照亮别人,燃尽自己。
离休后的邢海帆依然奉献余热,他义务担任了北京航空联谊会会长,努力为海峡两岸统一大业、中美航空界民间往来贡献着自己的力量。1998年6月16日,邢海帆在北京病故。这位为中国军事航空事业、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过重大贡献的老飞行员走完了他82岁的人生历程。
国家给邢海帆这位普通教员特殊的荣誉,新华社破格播发了他逝世的消息,对他的一生给予了高度评价:“新华社北京8月6日电 原空军学院高级班主任、北京航空联谊会前会长邢海帆同志,因病于6月1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2岁。
“邢海帆同志原名邢文卓,抗日战争爆发后考入国民党空军航校,先后在美国学习,在印度任飞行教官,1944年3月从印度驾机飞越‘驼峰’航线回国,参加对日空战击落、击伤日机数架。他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上,他作为领队长机率机组编队飞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检阅。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击落、击伤敌机各一架。此后,主要从事飞行训练和院校教学与研究工作。
“邢海帆同志关心祖国统一,致力于开展国内外航空界人士的联谊活动,促进海峡两岸的交流。”《人民日报 》、《解放军报》等中央和军队媒体刊登了新华社通稿,使邢海帆的功绩和传奇故事百世流芳。(全文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