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高新區中心小學的操場上,一個高大又孤獨的身影,望着一年級的弟子們暗自嘆息又眼懷憧憬。他是汪強,正竭盡所能地爲家鄉足球出一份力,爲大連足球盡一份心,爲中國足球絞盡腦汁。

汪強的職業生涯不像范志毅、郝海東、孫繼海那樣光芒耀眼,但退役後卻甘於屈就在小學足球的土壤,拿着4000元的工資,足以讓筆者覺得,他比《征服》中的劉華強更加純爺們!

汪強,地地道道的大連人,年少時就讀於大連市西崗區長春路小學;隨後進入大連恆豐俱樂部成長,一待就是5、6年;2002年進入瀋陽金德預備隊,2003年升入瀋陽金德一線隊,開始征戰中國頂級聯賽。

作爲國少、國青當之無愧的主力中後衛,作爲此後金德隊(瀋陽金德-長沙金德)隊長,汪強順利成爲國腳,也在2011年加盟中超豪門山東魯能。雖然沒能成爲范志毅那般頂樑柱式的人物,但總體而言,汪強有着不錯的職業生涯。

一般退役後的球星或在俱樂部主教練、助理教練、技術顧問、青訓梯隊等崗位任職,如范志毅、李鐵、李霄鵬、李瑋峯、郝偉等;或者下海經商,如郝海東、孫吉等。像汪強這樣能甘願去往校園任職的退役國腳,着實少見。

相比於普通小學足球教練,汪強有着明顯的優勢:

其一是專業性。畢竟是國腳,技術動作能講解的更加規範,幫助孩子們打下更好的基礎。

其二是物質基礎。汪強踢球多年,並且多次入選國家隊,別的不說,最起碼不必爲房貸、車貸發愁。如此不需要想東想西,能以更飽滿的熱情指導孩子們的訓練。

其三是對足球的熱愛。汪強但凡上場,都全力以赴,單就這份對足球的執着,就非普通足球教練可比。

2019年轟轟烈烈的歸化外援時,筆者是支持態度,但並不代表我們要依靠外援打天下。靠歸化外援提升實力—提升足球氛圍—提高青少年足球熱情—搞好青訓—產出人才,纔是歸化外援的初衷。在ZX搞青訓多年碌碌無爲的情形下,筆者更希望有徐根寶老爺子、孫吉和汪強這樣的足球人挺身而出。

對汪強的選擇,筆者只能表達尊敬。在一個向錢看或者說被迫向錢看的社會環境下,能像強哥這樣踏實地投身校園足球真的很難。

如果有可能,筆者倒是希望足協和學校能給予汪強一個保障,諸如五險一金等,這些物質可能對強哥來說九牛一毛,但對強哥卻是一種很好的尊重。

或許,評論區會出現“國足水平本來就爛,能教出什麼好苗子”的字眼,對此,我只送上一句:要麼不要再關注中國足球;要麼你行你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