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表面上看,似乎孩子的學習成績和家庭條件呈正相關,卻不知,這中間的差距不是由家庭財富拉開的,而在於父母的認知層次,在於他們是否真正重視家庭教育。他在採訪中強調,自己生在大城市,父母又都是外交官,在教育資源上有着德天獨厚的優勢,這是外地孩子和農村孩子都享受不到的。

三年前,北京文科狀元熊軒昂接受採訪時說的一番話,曾經引起軒然大波。他在採訪中強調,自己生在大城市,父母又都是外交官,在教育資源上有着德天獨厚的優勢,這是外地孩子和農村孩子都享受不到的。此話一出,不少人哀嘆,如今教育也開始“固化”了。人們都說:條條大路通羅馬,可有些人,起點就是羅馬。

如此說來,家境一般的孩子就難有出頭之地了嗎?有人將2007到2016年的高考狀元家庭情況調查了一番,發現了這些家庭中的父母職業佔比,結果暗藏深意。

父母爲教師的佔比最高,其次是公務員和工程師,農村父母佔比最低

在這項針對高考狀元的父母職業統計中,父母爲教師的佔比35%,公務員佔比19%,工程師佔比13%,農村父母佔比排倒數第一。

表面上看,似乎孩子的學習成績和家庭條件呈正相關,卻不知,這中間的差距不是由家庭財富拉開的,而在於父母的認知層次,在於他們是否真正重視家庭教育。

父母的認知層次是孩子的起跑線。那些學識豐富的父母,深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對孩子的習慣培養、人際交往和思辨能力等綜合素質的培養,都格外重視。那些動輒某一學科滿分的高考狀元,絕不是整天死讀書的書呆子,而是知識面寬廣,興趣愛好衆多的綜合素質績優者。這些,並不是一味捧着書本啃就能得到的。家長對孩子的知識儲備、世面見識和思維習慣上,有着不可忽視的影響作用。

拿我身邊一位朋友舉例。他們一家目前居住在北京,作爲某名牌高校博士,朋友目前是大學教師,因爲人才引進政策,她也早早拿到了北京戶口。身邊同學都羨慕她,她卻說壓力很大。因爲她周圍的家長,都對孩子的教育不遺餘力。孩子上小學前就已經開始進行奧數培訓,暑假寒假送出國參加冬夏令營遊學班,平時還上着機器人編程、擊劍、西班牙語興趣課。不能不說,生在這些家庭,孩子似乎一開始就“贏”在了起跑線。

那麼,普通家庭的孩子還有翻身的機會嗎?

答案並不是否定的。要知道,在那項調查統計結果裏,雖然農民父母的佔比最低,但也達到了10%。那些出身在農村的孩子,他們出人頭地的願望更強,因此帶來的學習動機也更強。如果父母本身也重視孩子的學習,深知孩子的未來靠的就是教育,同時會盡己所能、想方設法地給孩子提供成長所需要的條件,那麼,孩子同樣有機會一舉奪冠。

我想跟大家說的是,孩子將來成功與否,要靠他自己的努力,也跟家庭不無關係。身爲父母,若是早早放棄自己,任由自己在平庸的中年生活裏隨波逐流,卻要求孩子飛到枝頭做鳳凰,那是不切實際的。努力提高自己的認知,改變自身已經固化了的行爲習慣,以身作則,努力做好孩子的示範。在孩子爲將來努力奮鬥的同時,自己也爲脫胎換骨而努力。孩子生在這樣的家庭,更容易有出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