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对于"朗读"二字的印象是朗诵比赛中的口若悬河;是舞台上的专业吟诵;或者是在课堂上被点名的不情愿朗读。

但是,当《见字如面》和《朗读者》这两个节目出现在大家的视线后,人们重新认识了"朗读"的价值和意义。

一档档文化类节目的崛起,在唤起了人们对朗读的关注度同时,也让人们产生了一个疑惑:我们是否应该带着孩子重新去读那些书信,教会孩子如何朗读?

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之举

我曾在书上看到过这样的一句话:"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之举"。而朗读,则是爱的表达、传递,用朗读来陪伴孩子成长,可以给孩子最好的滋养。难怪教育圈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千金难买为孩子读书的母亲。

《朗读手册》的作者吉姆·崔利斯曾说过:"当大人读书给孩子听的时候,有3件重要的事同时发生:孩子和书之间产生一种愉悦的联结关系;家长和孩子同时从书里学到东西;家长把文字以及文字的发音灌输到孩子的耳朵里"。

当孩子用耳朵去学习的时候,不仅可以使他们的语言能力快速提高,也能为母亲和孩子之间增加亲密的纽带。

吉姆·崔利斯有句话说得也非常好:"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给孩子读书,应是最便宜、最方便,也是最高贵的教育方式。

成为朗读者,孩子会学会阅读并深深爱上阅读

北大教授、安徒生文学奖得主曹文轩曾无数次被人追问:"究竟有什么办法让孩子爱上阅读?"曹文轩每次都会告诉他们:"为孩子朗读——通过朗读,将他们从声音世界读到文字世界。"

所有的文字在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下都具有不同的丰富含义,而朗读则是对文字的二次创作,在新的领域为文字赋予新的生命。当这些文字被理解,被再次诵读,我们也将产生发自肺腑的共鸣。

一个出色的母亲,能声情并茂的朗读一篇文章里最扣人心弦的精彩片段,孩子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被深深吸引,并对文章产生共鸣。一位优秀的母亲,能通过朗读带领孩子进入文字的世界,让孩子永远不想放弃。

成为朗读者,会让孩子发生巨大的变化

朗读,就是一个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眼、口、耳、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

朗读可以开发孩子的右脑:因为大声读实质是朗读者在自我欣赏自己的声音,久而久之,有利于孩子形象思维能力的自我培养。

朗读可以改变孩子的性格:性格内向者往往发出的声音也很小,如果孩子能坚持大声读优质作品、书籍,很容易使孩子变得开朗。

朗读能让孩子感受到语言的音律美,透过音律感受作者的情感,从情感中升华出对大千世界的美好憧憬。在成长的路上带着憧憬去体验百味人生,再从人生的历练中回味在脑海中留下印记的那些文字。

这样的他,思想是深邃的,胸襟是宽广的,志趣是高远的。未来的他,定是充满着对成功的渴望,并从小具备了成功的根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