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說一共十五部,配得上經典這個說法。但與其說金庸的某部小說好,到還不如把金庸的全部作品看成一部,能從中得出很多有意義的東西。
金庸所創造的第一部小說是《書劍恩仇錄》,這部書的主人公是陳家洛無疑的。不過,看過這本書的人會知道,金庸並沒有把全部的經歷用在陳家洛一個人身上,事實上,在這部作品中,金庸有一個很明顯的傾向,他想寫的是一羣人,而不是一個人。
這個“一羣人”就是紅花會的各位當家。其中文泰來、徐天宏、餘魚同更加是金庸所着力去寫的,花了很大筆墨。
在《書劍恩仇錄》後,金庸的第二部作品是《碧血劍》。這部作品的主人公是袁承志。
但是據金庸自己說,他想要真正寫的並不是袁承志,而是兩個沒有出場的人,一個是袁崇煥,一個是夏雪宜。金庸自己說,這種寫作方式沒有取得成功。也就是說,他想寫的袁崇煥和夏雪宜都沒有完全寫好。從讀者的角度來說,夏雪宜應該算是成功了,一個放蕩不羈的江湖中人的形象被寫出來了。不過,袁崇煥和袁承志確實並不突出。
金庸的前兩部作品中都沒有直接了當地去寫第一主人公,而總是想在額外的人物上下功夫。
這種特點到了金庸的下一部作品《雪山飛狐》中還在延續。
雪山飛狐的主人公是讓人捉摸不透的。按照書名“雪山飛狐”,似乎主角是胡斐,但書中直到快要結束了,傳說中的胡斐纔出現。難道這算得上主角嗎?
金庸自己也說,這部小說的真正主人公應該是衆人回憶中的胡一刀。確實,胡一刀被金庸寫的很動人。
這種寫作手法是不是和上一部的《碧血劍》很相似,在回憶中塑造另一個人的形象?
也正因爲《雪山飛狐》的這種構思,使得金庸覺得很“對不起”胡斐,所以,他特意繼續寫了一部專門以胡斐爲主角的小說《飛狐外傳》。這部小說中,胡斐終於成了真真正正的主角。
經過好幾部小說的嘗試,金庸意識到這種主人公創作手法並不能取得最大的成功。於是他開始迴歸到一般小說的寫法。
於是,我們迎來了金庸的第一部集大成之作《射鵰英雄傳》,這部作品再也沒有主角之外的五花八門,金庸一門心思放在主人公郭靖的刻畫上。從郭靖的身世、到出生,到成長、練功,行走江湖,遭遇愛情,逐步成長成一代大俠。
此後,金庸延續了這種寫法,《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等等後續作品中,金庸完全放棄了之前的方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