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相反,如果影视剧缺乏故事内核,叙事平淡,生推剧情,尽管有着优秀的“服化道”,但恐怕也会陷入“好面子”盖不住“烂里子”的尴尬。在细嚼剧情的同时,人们开始关注剧中的“服化道”,并探讨其在影视剧商业意义之外更多的文化价值。

□ 齐美煜

《延禧攻略》《如懿传》《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长安十二时辰》《清平乐》……近年来,一部部古装剧的热播令观众应接不暇。在细嚼剧情的同时,人们开始关注剧中的“服化道”,并探讨其在影视剧商业意义之外更多的文化价值。

点睛的“服化道”

“服”,即服装设计;“化”,即化妆;“道”,即道具与布景。相比逐步深入的剧情,“服化道”更容易影响观众的第一眼审美,侧面反映了剧作的美学追求。

影视剧的服装像是沉默的台词,不仅可以塑造人物角色,还能反映人物性格。随着技术条件的提升,服装的表现力得以延展,能够承载更多剧情以外的思想和情感。比如,由秉承“新东方主义”美学的知名艺术指导叶锦添操刀服装设计的《那年花开月正圆》。剧中,服装的色彩、纹饰、材质、剪裁都与角色的身份地位、性格相对应。解读服装语言的变化,也是解读角色的成长。

化妆不仅是指用外来手段改变原来的面部颜色、状态等,还涉及塑型、发型等。再进一步按妆效区分,可分为普通妆效和特殊妆效(刀伤、烧伤、弹痕效果等)。通过妆效,观众能探知角色的心理状态。比如,随着剧情发展,如何提醒观众角色变坏了?从“化妆”的角度上来讲,浓重的眼妆就是个极好的暗示。像刘涛饰演的芈姝、赵丽颖饰演的花千骨等,人物黑化后,妆容多见黑粗且上扬的眼线、剑眉,唇色红中偏黑。

优秀的道具和布景,能为剧情增添厚重的文化底蕴。尤其是当剧情置于可参考的历史朝代中,那道具的选取及布景的安排都要慎之又慎。这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历史文化知识等,保证道具和布景符合事实和剧情,准确传达导演和演员想表达的信息。

从“外”到“里”感知文化

好的“服化道”,对观众来说,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的艺术享受,更是一场从“外”到“里”的文化追寻。

聚焦一个道具、一个服装,或者一个场景,不少观众都会抱着抽丝剥茧的态度深挖其背后所蕴含的历史信息。从疑问到好奇再到了解,影视剧润物无声地起到了讲述历史的作用。

据相关报道称,电视剧《延禧攻略》总投资近3亿元,全部演员的片酬加起来只有2400万元,但“服化道”的投入占了大头。该剧一改以往清宫剧的艳丽色调,展现了饱和度不高、整体加入灰调的莫兰迪色调,高级感十足。不仅如此,服装与道具也是煞费苦心,嵌入了点翠、缂丝、绒花等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尽可能地尊重历史、还原历史,尽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又比如满族旧俗“一耳戴三钳”、至今有500多年历史的地方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打树花”等,也在剧中得到呈现。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被网友盛赞满溢宋文化之美。众所周知,宋人的生活风流雅致,尤其是文人雅士,“四般闲事”(焚香、点茶、挂画、插花)从不落下。该剧在铺叙剧情的同时,对北宋官宦家庭的生活细节进行了生动的展示,捶丸、马球、投壶、点茶、插花、焚香等皆有迹可循。其中,“点茶”的考究步骤更是展现了“茶兴于唐而盛于宋”。从程序缓慢且充满仪式感的点茶中,观众汲取了文化滋养。区别唐代的煎茶,宋代的点茶是将饼茶碾碎成末,放在茶碗中待用,注入少量沸水调成糊状,然后再注入沸水,或直接向茶碗中注入沸水,同时用茶筅搅动,茶末上浮,形成粥面,即可饮用。

再如根据马伯庸同名小说改编的《长安十二时辰》。为了让观众真切感受到一个活生生的长安城,该剧对唐代长安人的生活进行了精准描摹,大到朝廷典章制度,小到“百千家似围棋局”的街道布景。咬唇妆、叉手礼、上清芙蓉冠、胡旋舞……在每一套服装、每一个物件、每一个人的精气神上,观众可以清晰感知大唐的繁盛,领略盛唐日常生活里的文化之美,及长安这座国际大都市的独特魅力。诸多细节令众多网友直呼“走心”。比如,由后向前插的“子午簪”,是道家的发冠戴法,与角色的原型身份相符。再如剧里的报时也是古色古味,十二个时辰分别以地支为名称,从半夜十一点起算,分别是子时、丑时、寅时、卯时等,还有唐代人的饮食偏好,羊肉、火晶柿子……

有了“好面子”,还要有“好里子”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影视剧秉承“慢即是快”理念,沉心打磨“服化道”。事实证明,优秀的“服化道”会极大提升影视作品的口碑和文化价值。

然而,从影视剧的整体品质出发,“服化道”只是众多影视表现手法中的一种,最终要为剧情服务,并且“服化道”要想打动人心,除了还原历史,还须主创团队创新阐释。

如最近热播的《清平乐》,高开低走,开播时拿下豆瓣8.1高分,可随着剧情发展,剧终时评分跌破7分,网友评价也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一些网友认为,全剧“服化道”精致,人物造型、服装、仪仗、卤簿等,都像从画中走来一般,活生生的“清明上河图”。然而,也有一些网友认为,该剧是“十分的野心,八分的零件,两分的成品”。尽管“服化道”可圈可点,但叙事结构散乱,缺少戏剧化场景,完全依赖对话推动情节发展,并未把“戏”真正做出来。

归根结底,有了精美的包装,还要有品质的内容,把故事讲好,让观众喜欢看才是关键。对多数观众来说,追剧追的是故事、情节,品剧品的是人生、人性。在精彩情节的支撑下,人物形象慢慢丰盈。尤其是明线暗线交叉,情节起伏转折中感受人物一点点成长,最为吸引人。这样的追剧,就是一种享受,仿佛跨越时空与人物对话,进而对他(她)的遭遇产生共情。相反,如果影视剧缺乏故事内核,叙事平淡,生推剧情,尽管有着优秀的“服化道”,但恐怕也会陷入“好面子”盖不住“烂里子”的尴尬。

现实中,有些影视剧受制于经费,没有大手笔的“服化道”,却凭借好题材、好故事、好形象,赢得了观众的口碑。但倘若有了“服化道”的加持,更会大放异彩,毕竟,相较快速跟进的剧集,文化是一种更厚重的审美,有着更为经久的美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