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少人认为捷达品牌的独立和崛起让斯柯达在大众体系内失去了竞争力,的确,捷达品牌的快速崛起对斯柯达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结合斯柯达前几年的市场表现来看,捷达的出现只是加速和助推了斯柯达的衰退速度,归根结底还是斯柯达品牌自身的问题。在捷达销量持续攀升之下,我们再次想到了近期饱受销量困扰的上汽-大众斯柯达品牌。

导读:5月销16818台,捷达再次证明合资下沉的成功。

近日,一汽大众捷达公布了5月份的销量数据,继4月份销量环比增长41%之后,5月捷达品牌再传捷报:5月,在捷达VA3、VS5和VS7的带动下,捷达品牌热销16818辆,环比再次增长了16.7%,并再次创下了销量新高。不出意外的话,捷达品牌将在跑赢一汽-大众大盘的基础上,再次跑赢市场大盘。作为一汽-大众下沉车型、市场,品牌焕新升级后的一股“后浪”,捷达品牌可谓一路来势汹汹,其市场份额已不容小觑。

虽然捷达品牌成立已一年多,但其完整的产品销售时间却不到9个月。短时间内,捷达创造了累计销量近10万辆,取得了月销平均过万的成绩。结合年初几个月客观因素的影响,捷达品牌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更是难得。目前,捷达品牌在市场上的占有率仍在稳步上升,这也从侧面更加肯定了捷达品牌产品定位、价格下沉的成功性。

在当下自主品牌纷纷推出高产品力车型,向上不断冲击合资市场的时代,一汽大众则率先回击,推出捷达品牌,以产品及市场下探的方式来攻坚自主品牌大量屯兵的10万级及其以下市场。从目前捷达品牌的三款车型来看,捷达VA3起售价6万多,捷达VS5起售价8万多,捷达VS7起售价10万多,这样的产品价格即便是跟同级自主品牌相比,也会在价格上讨到优势。

首款车型VS5通过老捷达在国人心中的口碑和形象打开了市场,随后的紧凑型轿车-VA3在设计、配置等方面也有了明显提升,凸显了产品的高价值感。随着捷达VS5保持在月销万台的销量,捷达也进入了“品牌拉动产品”的新发展阶段,随后上市的捷达VS7就是凸显高价值感的全新产品。

这款车基于大众MQB平台打造,与大众产品共线生产,决定了其德系的品质基因。中型SUV的车身带来了更宽大、舒适的驾乘空间。多项主动安全科技的配备,也为用户提供了越级的安全和享受。重要的是,其10.68-13.68万元的售价很亲民,远低于同级产品价格。

在捷达销量持续攀升之下,我们再次想到了近期饱受销量困扰的上汽-大众斯柯达品牌。或许斯柯达并不愿意承认,但从斯柯达品牌在上汽-大众内部的定位来看,其是跟捷达一样的中低端品牌。这一来自捷克的百年品牌-斯柯达,在国内市场似乎正在跟捷达品牌背道而驰,走上了法系品牌的老路,早早便开启了“中年危机”模式。为何捷达的持续走俏斯柯达却学不来呢?

今年4月底,上汽斯柯达进行了“官降”,调整后全系车型售价为7.79-24.79万元,部分车型降幅甚至超15%。结合近年来斯柯达品牌在国内市场糟糕的销量表现来看,此次官降被不少人认为是斯柯达是为了短期破局进行的一场“赌博”。

不少人认为捷达品牌的独立和崛起让斯柯达在大众体系内失去了竞争力,的确,捷达品牌的快速崛起对斯柯达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结合斯柯达前几年的市场表现来看,捷达的出现只是加速和助推了斯柯达的衰退速度,归根结底还是斯柯达品牌自身的问题。

对于竞争激烈且市场、产品快速更迭的国内汽车市场,斯柯达品牌显然是迟滞的。在其2017年推出柯迪亚克、柯珞克后,产品进入了迷茫期,而这几年正是国内市场快速更迭的时代,当大家都在朝着“新四化”进击的时候,斯柯达却还停留在几年前。

且在产品力方面,曾经斯柯达高配车型搭载的自适应巡航、8英寸中控屏等配置早已成为同级车向上攀登的注脚,产品力一副上一代大众的影子。当斯柯达遇到产品尺寸大、配置高、价格便宜的捷达车型时,无力感更加明显。

斯柯达在进入国内市场后,就一直在上汽-大众的光环下生产,也让其对大众产生了依赖,当市场好时一切都好说,当市场不景气,需要斯柯达靠自己生活时,问题就凸显了出来。反观捷达品牌,一出生就被下放到基层,跟一众自主品牌抢市场,不管是品牌适应能力、竞争力还是灵活性都比斯柯达高出不少。

写在最后:当上汽-大众盯着奥迪向往高端的时候,一汽-大众却将矛头指向了被斯柯达放弃的中低端市场。随着品牌定位、产品竞争力等方面的追赶,捷达品牌已成功在竞争激烈的国内汽车市场站稳了脚跟;反观斯柯达,即便是官降后,也在为自身销量日日忐忑不安。

温馨提示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图片来源网络,归原作者所有。关注车市风云,传递汽车文化,更多精彩内容请查看国内最具影响力的***:车市速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