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一段时间德国和欧盟与美国的关系并不顺畅。虽然欧盟和德国都不可能站到中国一边,但将明显加强对华关系,与此同时与旧日盟友美国的距离会变得疏远一些。

  据德媒5月31日报道,德方希望利用2020年下半年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的机会来调解中美关系。德方表示:不想看到中美的利益冲突不可调和。



  默克尔实际上已经把担任欧盟轮值主席期间的外交重点放在对华政策上,并将中欧峰会安排在9月13日至15日举行。届时,欧盟27个成员国的元首或首脑将在莱比锡同一个非成员国的元首会面,堪称首创。这表明欧盟和德国或许已经开始布局“后疫情时代”,释放3个明确讯号:


  1、调整与中美之间的距离,避免陷入选边的困境。有媒体认为,这或将是当今世界秩序的重心和联盟关系发生了转换。这次中欧峰会或将定义欧盟和德国的新角色。虽然欧盟和德国都不可能站到中国一边,但将明显加强对华关系,与此同时与旧日盟友美国的距离会变得疏远一些。


  欧盟和德国最担心的就是美国强迫其选边站队,因此要提前布局。欧盟和德国都不赞同特朗普的“脱钩”想法,并认为在全球化和网络化时代,孤立手段并不能产生任何积极效果。


  2、从欧盟自身利益考虑,将对华合作确定为主轴。中国是德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2019年中欧贸易额突破7000亿美元,紧比美欧贸易额少800亿美元左右。如此紧密的经贸联系,如此之强的互补性,让中欧成为命运共同体。


  中欧之间没有战略和地缘上的冲突。因此欧盟的包容力比美国强得多。欧盟也需要另一个崛起的大国来制衡美国,这样更符合欧盟的安全利益与经济利益。


  欧盟不愿跟随疯狂的特朗普,不愿非理性地干涉一个强国的内政并采取愚蠢的对抗手段。德方在5月29日表示:过去的经历证明,最重要的应该是对华保持沟通与对话。


  美国现在成为逆全球化的代表,而中欧都鼎力支持全球化进程。特朗普打出“美国优先”的旗号,其实已经让大西洋两边的距离越拉越远。美国近年来不断退群,在气候变化、伊核问题等方面都令欧盟大失所望。相反,中方的积极作为让欧盟看到了希望,双方能够携手反制单边主义,维护全球经济和贸易格局的稳定。



  欧盟和德国方面看特朗普到底有多不顺眼?当特朗普公报私仇威胁要关闭推特时,德方公开欢迎推特搬到德国,并表示德国已经为其准备好创业和技术生态系统,能够帮助这家公司捍卫言论自由!


  3、欧盟和德国都要及时抓住“后疫情时代”的机遇。德国其实已经承认了中国的抗疫成就。据德国媒体报道,大约有400名德国高管、雇员及其亲属被允许在持有特别许可证的情况下返华。5月30日,一架载有约200名乘客的包机从法兰克福飞抵天津。而第二架包机将于2天后抵达上海。乘客接受为期14天的隔离后就可以前往各自的目的地。


  在中德双方相互配合下,这是因疫情而采取封闭措施以来,外国人从欧洲返回的首批航班。为了能够让企业从疫情中恢复,德国需要将更多外国雇员运到所属企业。双方的高效合作正在解决这个难题。


  德国在华有5200多家活跃的公司,雇员超过100万。目前,德国方面大约有2000多人表示愿意乘飞机返华。这体现了对抗疫成果的信心。而一个率先从疫情中恢复的巨大市场,自然对德国充满吸引力。


  不过,美方注定不会允许欧盟置身事外,更不会允许欧盟实行“等距外交”。


  最近一段时间德国和欧盟与美国的关系并不顺畅。俄媒在5月30日报道称,默克尔甚至与特朗普因此而在电话里激烈争吵。接着,默克尔拒绝6月份前往美国戴维营参加G7峰会,德方还明确点出是因为美国并未能够完全遏制住疫情。


  而美方的反应堪称低调的激烈。特朗普在5月底宣布,原定于6月的G7峰会继续推迟,初步定在9月。他还放话准备邀请俄罗斯、印度、澳大利亚和韩国参加。能够确定的是,这次峰会最重要的一个讨论焦点恐怕就是对华问题。



  欧盟与德国的明智调整,遇上特朗普的一意孤行,很可能会产生碰撞。而11月的美国总统大选将是一个结束,也是一个开始。无论如何,连德国都呼吁要承认中国在国际社会占有一席之位的时候,变局已经拉开帷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