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國東部時間5月30日15時22分,SpaceX載人火箭DM-2搭載乘坐着NASA宇航員鮑勃·本肯和道格·赫爾利的載人龍飛船,從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39A發射臺點火升空。NASA負責出錢出宇航員,Space X獲得了31.4億美元用於研發和發射龍飛船,波音公司拿到48億美元用於研發和發射CST-100星際客機。

如果不是昨晚宿醉,我想我今天一定會開一瓶香檳——爲了埃隆·馬斯克。

美國東部時間5月30日15時22分,SpaceX載人火箭DM-2搭載乘坐着NASA宇航員鮑勃·本肯和道格·赫爾利的載人龍飛船,從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39A發射臺點火升空。

但這一次的發射,明顯在經歷了5月27日發射取消後更加讓人緊張。好的是火箭發射後2分37秒,主發動機熄火;2分40秒,獵鷹9號第一級火箭分離,並“翻身”準備返回地球。第二級火箭點火,繼續將龍飛船送入軌道。

此時,擁有有一個浪漫名字的——“Of Course I Still Love You”Space X海上火箭回收平臺已等候在佛羅里達州大西洋附近,這也是Space X獨創的“一級火箭回收”機制。發射後8分58秒,第一級火箭安全抵達回收平臺。12分鐘後飛船順利進入近地軌道,朝國際空間站進發。

後來在刷屏的時候,我看到有人評價馬斯克就是現代版霍華德·休斯,更像依據他的生平改編並由萊昂納多出演的《飛行家》海報上所說,“imagine life without limit.”

成功太俗氣,但足夠偏執才能完成夢想。

馬斯克在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情緒一度哽咽,他說,“朝着這個目標努力了18年,很難相信它已經實現了。”

“這個人確實是一個真正的夢想家”

道格·赫爾利和鮑勃·本肯兩名宇航員將在國際空間站停留30~119天后返回地球。但除了這兩名宇航員之外,還應該被歷史記住的就是馬斯克本人。

Space X從一開始就是爲了完成馬斯克的移民火星夢而生。“未來十年裏將把100萬人被送上火星生活。”馬斯克在Paypal成功後,開啓了一段更加瘋狂的創業之旅:進軍火箭業,完成自己兒時的太空夢。

據此前有關媒體報道,2002年,馬斯克投入自己的1億美元身家創立了Space X,開始進軍可回收火箭發射,發誓要將衛星火箭發射升空成本降低100倍。“當時跟我談過的人,都勸我不要做……一開始真的很困難,火箭發射連續失敗了三次,非常煎熬。”

對於這段經歷,馬斯克曾形容:“一邊嚼着玻璃,一邊凝視死亡的深淵”。

最艱難的時刻是2008年,在連續三次發射實驗失敗後,Space X公司沒有資金來源幾乎破產。所幸,Space X“獵鷹1號”的第四次發射終於成功,也因此從NASA拿到16億美元的大訂單,暫時活了下來。

但爲何是Space X?

2011年航天飛機計劃結束以來,美國就再也無法自己將宇航員送入太空。NASA的宇航員不得不前往俄羅斯,並乘坐該國聯盟號升空。

“NASA的兩次致命航天飛機事故――1986年的‘挑戰者’號和2003年的‘哥倫比亞’號成爲關鍵轉折點。”在美國雪城大學公共政策教授亨利·蘭布賴特看來,NASA不得不重新考慮“後航天飛機時代”的世界。

NASA沒有選擇自己創造航天飛機的替代品,取而代之的是要求商業公司開發安全運送宇航員往返國際空間站的航天器,這是個非常有爭議的決定。NASA的想法是,商業公司可以降低成本、刺激創新,而它將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探索更深層次的太陽系。

2014年,NASA分別與Space X和波音兩家商業公司簽了合同。NASA負責出錢出宇航員,Space X獲得了31.4億美元用於研發和發射龍飛船,波音公司拿到48億美元用於研發和發射CST-100星際客機。

事實證明,Space X首先抓住了機會,成爲有史以來第一家將人類送入太空軌道的私營企業。此次發射前夕,Space X宣佈完成新一輪融資獲得3.462億美元,累計融資規模已經超過5.67億美元,公司最新估值約爲360億美元,是目前世界上最具價值的私營企業之一。

期待星辰大海一樣燦爛的未來

“這是一個新的時代,航天飛行從此翻開了新的一頁。”美國宇航局局長Jim Bridenstine說道。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執行發射任務的39A發射臺,正是當年阿波羅11號登月所用的發射臺。馬斯克曾說,“它毫無疑問也激勵了我。如果沒有阿波羅11號,可能就沒有Space X。現在年復一年,我期待着可以繼續前進,超越阿波羅11號。”

在此次飛船發射過程中,馬斯克還爲自家汽車品牌特斯拉順便打了一個大廣告。

不同於以往,這次宇航員乘往發射臺的座駕,史無前例的換成了白色特斯拉Model X。在此之前,宇航員一直是乘坐印有NASA標誌的Astrovan“太空車”前往火箭腳下,登上發射架,這一傳統自打1983年11月執行STS-9開始,就一直爲宇航員們服務,充滿歷史氣息,深受宇航員的喜愛。而今被特斯拉Model X取而代之,特斯拉 Model X也將被貼上“太空車”的標籤。

本任務除了是美國11年後首次進行載人發射之外,更大的意義在於開創了人類的航天曆史——首次由民營公司進行商業載人航天發射任務。也意味着,未來乘坐太空飛船進入太空,將會成爲一項商業活動,沒有宇航員身份的普通人,也可以支付一筆費用乘坐飛船進入太空觀光。

這也是馬斯克夢想的初衷之一。

馬斯克計劃陸續向太空中發射至少12,000顆環繞地球的通信衛星,是人類有史以來發射衛星數量總和的3倍,未來很有可能擴展到42,000顆。馬斯克曾表示,“在月球上建立基地,最終將人類送上火星,並在火星上建立一個自給自足的城市,從而在太空中創造難以置信的未來的潛力。”

此外,SpaceX作爲商業航空的領軍企業,成功進行載人航天發射後,也會激勵更多的民營資本與研發力量進入到航天領域,對現在的以國家爲主的研發探索體系提供補充,進而促進全球航天事業的發展。

未來,在太空和其他星球建立定居點、開採太空礦物、利用太空的零重力環境進行種植與生產製造活動等美好的願望,將離人類越來越近。

全世界億萬網友目睹了這一歷史性時刻。據媒體報道,離開家之前,宇航員本肯擁抱了他6歲的兒子西奧,“你能聽媽媽的話,不讓她操心嗎?”

對此中國網友在祝福的同時也紛紛留言,“等爸爸回來給你帶全套的中國北京海淀黃莊習題冊哦。”

美國航天局官員表示,希望這次飛行能鼓舞士氣。因爲美國正遭遇疫情肆虐,已經有10萬人因此逝去,同時暴力執法導致的種族歧視也在撕裂輿論與社會。

“在這樣一個時刻,也許可以讓美國人暫時放下煩惱,仰望星空,期待星辰大海一樣燦爛的未來。讓大家看到美國人,即使在困難時期,也能做不平凡的事。”美國宇航局局長Jim Bridenstine在發射前說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