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全球製造業的地位變得十分重要,包括鋼鐵製造業也發展得十分迅速,因此每年對鐵礦石的需求非常迫切。儘管今年年初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爆發對中國實體經濟產生了不小影響,但自3月份恢復生產以來,中國製造業對鐵礦石的需求已經慢慢正常起來。國際市場鐵礦石價格持續飛漲,加上我國進口需求旺盛,作爲鐵礦石的主要出口國,必然會獲得不少利潤。

澳大利亞“坐等”高收益

根據《澳華財經在線》最新報道,中國鐵礦石期貨價格增長了不少,相比於去年高出了不少,並且根據最新的研究統計,我國鐵礦石的進口量四月可達9000萬噸,創2002年以來新高。這個消息對澳大利亞來說是個好消息,過去幾年澳大利亞一直是中國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儘管中澳關係因爲澳大利亞的挑釁變得敏感起來,但是面對中國如此大的貨單和買賣,澳大利亞又怎能不動心?

中國這次的經濟刺激也使鐵礦石的出口量達到了巔峯,預計將導致澳大利亞鐵礦石出口超過1000億澳元。面對現在高盈利的利潤,澳大利亞的鐵礦石巨頭開始動心,致力於擴大與中國的合作,國際資本對鐵礦石市場非常樂觀。

並且澳大利亞鐵礦石巨頭在今年的產量又增加了不少,將近有10%。而且他還會投資大量的費用去開發新的礦山,甚至計劃通過長期投資增加新開發礦山的產量。顯然,澳大利亞出口商希望利用這一趨勢在中國獲得更多利潤。

中國鐵礦石出新規

中國官員5月20日宣佈,將於6月1日開始優化進口鐵礦石的質量檢驗方法,這意味着加強對進口鐵礦石的監管,公告還稱,具有相關出口資質的中國企業將在現場檢驗合格後直接放行鐵礦石,這將爲原鐵礦石大供應商提供更多便利。有關於我國鐵礦石來源,中國也將其進行了調整,比如前段時間增加對巴西的進口,以確保原材料進口國不會單一。

國際原材料價格的增長對以製造業爲主的中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由於現在物價不斷的在上漲,澳大利亞以及一些其他的出口國家利用差價來獲取高盈利,中國也只能制定一些政策來應對此情此景。這次,中國對進口監管模式的調整,不僅有利於澳大利亞、巴西等國,也將使中國進口原材料的風險降到最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