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堰丰村经过这几年县农业农村局驻村工作队的帮扶,全村现有1400余亩茶园,其中可采摘590余亩,并有配套茶叶加工车间670平方米,村集体和贫困农户都是靠“茶”吃饭。在途中就听驻村队员滕善怀介绍,堰丰村地处海拔800多米的高山,适合茶叶生长,已发展成以茶叶为支柱产业的茶叶专业村,不仅打破“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历史,还带动全村农民在家门口脱贫致富。

扶贫故事

故事作者夏波,系县农业农村局驻汇湾镇堰丰村第一书记

4月的堰丰村,雨露、春雷、云雾缭绕,时有弥漫鼻尖的阵阵茶香。对于把茶叶作为支柱产业的村庄来说,这是收获的季节;对于贫困茶农来说是奠定脱贫致富的坚实基础;而对于汇湾镇堰丰村工作队员滕善怀而言,则是一份责任与担当。

事必躬亲,铸就村茶口碑。2019年来我被调整到县农业农村局驻汇湾镇堰丰村工作队担任第一书记。在途中就听驻村队员滕善怀介绍,堰丰村地处海拔800多米的高山,适合茶叶生长,已发展成以茶叶为支柱产业的茶叶专业村,不仅打破“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历史,还带动全村农民在家门口脱贫致富。

我带着懵懂的心情来到了堰丰村,随着不断学习和工作队员的细心讲解,我对茶叶有了更多的认识。每到4月是茶叶丰收的季节,同时也是驻村工作队员滕善怀忙碌的季节。他是我县有名的茶叶种植专家、制茶能手,从事全县茶叶培训工作30余年,堰丰村邻近的几个茶叶专业合作社争相聘请他指导茶叶生产。在把堰丰村打造成茶叶专业村、让堰丰村茶叶从种出来、炒出来再到卖出去的路上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与贡献。

“疫”去喜迎春季、茶丰收,炒茶通宵达旦、尽欢颜。堰丰村经过这几年县农业农村局驻村工作队的帮扶,全村现有1400余亩茶园,其中可采摘590余亩,并有配套茶叶加工车间670平方米,村集体和贫困农户都是靠“茶”吃饭。但今年直到三月初,这碗“饭”还能不能吃上,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心里没有一点儿底。2月底就开始发愁,今年的气候还不错,茶树长势也好,本该是丰收年,可是受疫情影响,担心这茶叶还能不能摘了。

因为茶叶一年也就春秋两个旺季,春茶季的销售,几乎决定了贫困农户和村全年的收入水平。因为疫情,每天都担心茶场还能不能复产复工、茶叶卖不卖得出去,今年可是决胜脱贫收官之年,大家伙儿都心慌。一进入4月份,联系堰丰村合作社预定箭茶、毛尖的顾客就多了起来,给了我们很强的信心。一是因为春茶本就是这个季节的主打产品;另一方面,疫情情况好转,新茶上市,可能会刺激更多的顾客消费。

订单一多,靠“茶”吃饭的贫困农户们就忙采茶,合作社、茶场就开始日夜运转制茶,驻村工作队及村“两委”就开始为茶场与贫困户搞好各项复产复工的服务工作。

这不,滕善怀的“活儿”又来了。“今年我村茶叶大丰收,一二十人都忙不过来了,一定要让滕队长上来指导炒茶和培训员工,以免影响成品茶叶质量。”合作社老板打电话说道。挂完电话我们就驱车赶往茶场。“滕队长来了啊,这下我们要加把劲炒茶了,不然要熬到明天早上了,你来做指导我们就心安了。”制茶师傅说道。

只见滕队长脱掉外套,将茶叶倒入锅中双手摊开,满握茶叶,然后将茶叶同一方向推拉,这是第一道工序,叫“杀青”,需要半个小时。在这一时间段里,温度需控制在200℃左右,而且火温需要相对稳定,这就需要烧火师傅与他配合密切了,他的旁边已经围满学艺的工人。滕队长抖落手中的茶叶,鲜茶在铁锅里噼啪作响,在锅里翻腾着。双手仍是轻重有度地揉搓,不时从锅里抓起茶叶,手腕轻轻抖动,茶叶又重新掉回热锅里,整个动作,一气呵成。

“茶叶好不好喝,和揉捻有很大关系,而揉捻茶叶必须要把握好手上的轻重。下手重了,茶梗和茶叶破碎,那就影响形状美观了;下手轻了,又不能让茶叶水份排出,口感涩味偏重。”只见鲜茶在滕队长团搓、散温的一连串手势之中逐渐成团,茶叶特有的清香气也随着蒸发出的气体四处飘散,而他的手掌中也已粘上了新鲜的茶绿。

两个小时的时间过去了,滕队长也已经是一脑门子的汗水。看着形状完美的干茶,滕队长一脸满足的表情:“茶叶很娇嫩,炒茶师必须得精心侍候,手上的动作既要温柔细致,炒制时的温度又要稳定。”话音刚落身边便响起了掌声与丰收后喜悦的欢笑声!

来源:竹溪县融媒体中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