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新世紀喬丹退役、傳統中鋒式微以來,三分球在比賽中變得越來越重要,投籃比重不斷攀升,甚至於在進入小球時代以後,三分球已經不再作爲戰術輔助進攻,更多時候成爲了球隊的首選進攻戰術……

近幾年勇士之所以成爲小球時代的佼佼者,正是因爲他們的擁有超時代的射手組合——水花兄弟。可NBA這麼多年下來,各類天賦球員如過江之鯽,誕生的射手更是多不可數,爲何就沒有射手和庫裏、湯普森一樣真正成爲巨星,成爲奪冠絕對核心的球員呢?

水花兄弟憑藉出色三分建立勇士王朝、掀起小球風暴

在14-15賽季之前,在勇士打出67勝之前,在庫裏首次獲得MVP獎項之前,勇士正處於聯盟裏“名不經傳”的位置,就如同今天的掘金一般。他們沒有足夠出色的核心球員,沒有超級巨星,也沒有奪冠氛圍。不過自14年勇士管理層以5年2500萬合同簽下科爾後,在他構想的新體系裏,格林串聯球隊和籃板能力受到重視並被扶正,成爲勇士當賽季新的首發球員。

庫裏也因爲格林串聯球隊分擔了一部分控衛責任,反而可以更好發揮自己在進攻端的才華。勇士也正因爲這一改變讓庫裏和湯普森在進攻端的崛起,初步確立小球體系,並且具備了奪冠實力。

水花兄弟自14-15賽季開始,作爲球隊的進攻核心大量增加三分出手,但這也意味着他們在投射三分球的時候,會遭受到更多的針對性防守。讓人意外的是,水花兄弟的三分命中率並沒有由此出現大幅度下跌,反而常年保持着穩定的命中率。最終,勇士因爲“水花兄弟”組合及五小體系,創建了五年三冠王朝,掀起小球風暴。而聯盟也因爲勇士又快又準的三分球進入了小球時代,聯盟29隊爭相模仿,意圖同樣以小球陣容奪冠!

眼見水花兄弟五年三冠,個人取得無數榮譽,成爲聯盟裏現象級別的巨星球員。那爲什麼同樣三分出色,比水花兄弟還要早進聯盟好幾年的雷迪克、科沃爾無法取得成功,成爲巨星球員呢?

作爲後衛射手的通病,讓他們無法成爲巨星

第一:遠距離投籃的不穩定性。射手類型的球員雖然在常規賽可以投出不錯的命中率,但是到了季後賽,由於比賽強度上升和針對性防守,中遠投反而成了效率最低的得分手段,此時“純射手”球員往往很難保證可以維持一定的三分命中率,從而無法爲球隊提供穩定得分。

第二:身體對抗能力相對較差。射手類型的球員一般來講,身體都不會太強壯,身高也沒有優勢。但NBA偏偏又是崇尚對抗的比賽,雖然射手可以在常規賽爲所欲爲,可一旦到了季後賽,在身體對抗最爲激烈的時候,“純射手”球員往往容易因爲身體太弱,在對抗過後失去準星,難以維持三分命中率!

從上圖我們可以很清楚看出科沃爾、雷迪克在常規賽和季後賽之間的區別:17-18賽季,科沃爾在常規賽仍然保持了43.6%的命中率,可一旦到了季後賽,在減少出手次數的同時,本應上升的三分命中率也下滑到了41.3%。

雷迪克則更爲明顯,在同樣減少三分出手的時候,命中率直接從42.0%下降到了34.7%。畢竟是季後賽強度的比賽,不僅意味着射手要面臨更高級別的防守,也意味着出手不再輕鬆。射手註定需要通過更長距離的跑位、更加頻繁的無球掩護才能得到出手機會。這極大地消耗了他們的體力,通常會導致即便可以得到空位出手機會,命中率往往也不盡人意。

科沃爾自2003年進入聯盟,第二個賽季就能以場均41.8%的三分命中率場均投進2.8記三分,樹立了自己精準三分射手的形象。可這些年以來,科沃爾雖然一直是以他的三分投射爲主,但卻並幾乎沒有知名度。直到他在09-10賽季創造了賽季53.6%的三分命中率,才被公認爲聯盟頂級的三分射手!

雖然作爲頂級射手,但科沃爾生涯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時間都不是球隊的首發球員,生涯最高場均得分也不過只有14.4分而已。目前他的生涯場均9.7分,三分球7.6投3.3中,命中率42.9%。

同樣以三分爲賣點的雷迪克,除了生涯前七年都是在魔術替補出場,不過自從他離開魔術來到快船以後,近七年反而主要作爲首發球員出場。不過作爲首發球員,他場均得分最高的一個賽季也不過18.1分,最高賽季三分命中率則爲47.5%。目前爲止雷迪克生涯場均13.0分,三分球5.0投2.1中,命中率41.6%。

不論從生涯發展還是個人數據上來看,從沒有過20+得分的科沃爾和雷迪克都難以稱得上是巨星球員,也沒有特別讓人印象深刻的季後賽場次!

單一的“純射手”屬性,限制了科沃爾、雷迪克的發展

擁有持球能力,擅於突破讓庫裏成就巨星:庫裏無論從身高還是體重上面,都單方面難以勝過科沃爾或雷迪克,三人同樣都是球迷眼中身體“孱弱”的代表。不過庫裏卻可以成爲巨星,他的優勢在哪裏?

主要還是因爲庫裏擁有節奏性突破和三分線外的持球能力,他既可以通過無球跑位得到空位投射三分,也可以自己持球製造三分投射機會。當三分被其他球隊封死的時候,手感不佳時,他靈動又兼具節奏感的突破,又可以衝擊內線,不至於讓球隊陷入得分困境。

距離籃筐越近,投籃命中率越高:外線射手本來在投籃命中率上就遠低於內線球員,而突破則可以拉高整體命中率,穩定幫助球隊得分。

衆所周知,詹姆斯由於投射能力的原因,一般得分方式都會選擇更爲穩妥的突破,或者中距離出手,極少出現主動投射三分球的情況。這也導致他的投籃命中率不管是常規賽還是季後賽,都可以穩定在54%左右(以17-18賽季爲例,因19年詹姆斯沒有進入季後賽)。而杜蘭特本來也擅長突破和中距離投射,所以他的投籃命中率也相對穩定,可以保持在50%左右。

事實上,庫裏由於更多的三分出手,導致他的三分命中率並沒有超過科沃爾多少,投籃命中率高主要還是因爲他在比賽中三分不準的時候,擅長於突破得分和小拋投,所以在命中率上反而要比科沃爾、雷迪克這樣的“純射手”要高不少。

出色的防守能力造就了湯普森:湯普森一進聯盟,第一個賽季在勇士就以41.4%的命中率投進了1.7記三分球,明顯也是走三分神射手的路線。但他有別於科沃爾和雷迪克的地方則是身體要比他們強壯不少,並且根本身體條件開發出了不俗的防守能力。

如果季後賽是科沃爾、雷迪克等球員在場上,當他們三分球被限制住時,防守也其實無法提供有效助力。畢竟季後賽到處充斥着錯位單打、擋拆換防等,科沃爾、雷迪克這些防守能力不佳的射手在場上時,很容易就成爲場上的“提款機”……

如果是湯普森在場上,當他三分陷入低迷的時候,面對敵對球員的進攻,他還可以作爲防守尖兵,頂防對方出色的後衛或者小前鋒。

所以有3無D,無持球突破能力,是限制科沃爾、雷迪克的發展主要原因,也是他們發展遠不如水花兄弟的原因。

小球時代三分比重大,並不意味着“純射手”市場也大!

小球時代固然是三分射手的天堂,但如今能力單一的“純射手”確實對比賽的影響有限,太過於依賴手感,而手感又依賴身體,遇到硬仗得不了分那是很正常的事情。

相反如果具備持球突破能力,那麼既可以爲隊友拉扯開空間,創造得分機會,也可以如庫裏、尼克楊一樣成爲球隊的進攻核心;如果具備不俗的防守能力,又可以像湯普森這般,限制對手得分,成爲其他球隊的進攻惡夢。總的來講,若是按現在的情況發展下去,“純射手”市場不僅無法越變越大,反而會越變越小,因爲聯盟更需要的是多功能的三分射手,而不是“純射手”類型球員。

總結

本賽季科沃爾場均6.7分2.1板1.2助,以41.5%的三分命中率投進1.7記三分;雷迪克則可以得到場均14.9分2.6板2.0助,以45.2%投入2.9記三分;雖然這兩位射手的三分命中率都不錯,但可以預見的是,到了季後賽,他們的命中率仍然會大幅下降,而功能單一容易被針對也會讓他們無法保持穩定的上場時間。

可以說,“純射手”類的球員之所以無法成爲巨星,是因爲一旦到了季後賽,上了身體對抗以後,無法高效命中三分球的時候,攻防兩端無法用別的方式影響比賽,缺乏比賽影響力,別說巨星了,這樣的球員在季後賽只會成爲球隊的負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