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01

南唐末年,河东有个世代官宦的人家。

这家的老爷子名叫柳宜,在当地颇有名望。

这位柳老爷子原本好好做着他的地方官,谁曾想平地一声惊雷起,南唐让北宋给灭了。

柳老爷子内心也是无比的苦逼,这就好比,在一家大公司辛辛苦苦干到了中层,本想混几年退休过自己的小日子呢,哪曾想,公司让对手收购了,这下好了,之前的努力全归零了,真是辛辛苦苦三五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柳老爷在河东自然混不下去了,跟着北宋去了费县当县令,而我,柳老爷子的第七子,就在费县出生了。

我爹给我取名叫柳三变,找了位姓尹师傅自幼培养我的学问,指望着我将来进士及第,光宗耀祖。总之,没有高考和重点学校的年代,我作为读书娃的日子也很辛苦。

好在我学习成绩遥遥领先,特别是在词艺上甩我哥哥三条街。那时的我,是当之无愧的学霸。尹师傅看我如此人才,专门给我开了小灶,还没收我的补课费。

就这样,一直是学霸担当的我一路凯歌高奏成为所有小伙伴羡慕的对象,直到,那次科举。


02

天禧二年,我大踏步的走入了科举的考场,我想以我一直以来学霸的水平,定然魁甲登高第,哪知,皇上竟然不喜欢我这种文风,说我“属辞浮糜”。我杯具的落榜了,只好收拾收拾东西回家去。

然而,我郁闷啊,我柳三变锦绣文章,怎么皇上不识货。义愤之下,我写了《鹤冲天·黄金榜上》,吐槽自己的科举遭遇。

鹤冲天

黄金榜上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翠,

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要说也是世事无常,造化弄人了。我好好写的文章皇上不看,吐槽写的词却一传十,十传百,转眼间就传到了皇上那里。皇上那个小心眼的家伙,看我说他的科举是“浮名”,顿时气的不行,他表面上不动声色,却在心里默默的记下了我的名字。

03

在皇上那里出了名的事情,我原本是不知道的。我还在傻傻的准备下一次科举呢。可是,1024年当我辛辛苦苦的复读了好几年后再次参加科举时,我才明白了乱说话的代价。

听说主考官很欣赏我的文章,原本我已经考中了的。可是当主考官把我的卷子拿给皇上过目时,皇上一下子想起了我吐槽他的事情。

于是皇上问左右说“这个人是不是上次写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那货?”

侍从回答“启禀陛下,正是那个柳永。”

皇上冷笑一声,一笔划掉了我的名字,不仅如此,还在我的卷子上旁批: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我就这么莫名其妙的落了榜,原来职场上乱说话,得罪了上司的后果这么严重呀。

04

我就这么断了仕途的路。怪只怪,这个时代就只有科举一条路。这就好比一个行业只有一家大公司,想跳槽都不好跳。我得罪了业界大老板,面试官就不让我入职了。可见行业垄断要不得。

不过这也不要紧,皇上让我去浅斟低唱,这可是圣旨啊。那我就转行做做自媒体吧,我这个自媒体,就叫奉旨填词柳三变!

自此后,我再也没有考过科举,一心运营我的自媒体,几年过去,我也收获了一大群粉丝,其中以秦楼楚馆的姑娘为主。

原本我以为,人生的成功,莫过于科举及第;科举的成功,莫过于独占鳌头。后来我才渐渐明白,什么科举啊,官职啊,不过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罢了。杜甫曾经说过“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是啊,在浩淼天地,苍然宇宙之中,人生数十载,不过匆匆一过客。我要做的,是留下千古传诵的名作,与日月同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