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果然,宋太宗刚一断气,王继恩就来中书省找吕端,说是奉皇后的命令,叫宰相们一起进宫讨论皇位继承人的问题。命运似乎总爱和人开玩笑,就在吕端认为此生无望时,淳化四年,赵光义心血来潮,想亲自重新审视一下以前被贬的官员,看看有没有有才干而被“误杀”的。

明代的李贽曾写过一副对联—“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毛泽东主席在评价叶剑英时也引用过。这副对联同时褒扬了两个人,诸葛亮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了,可是这个吕端,何德何能,竟然会蹭上了诸葛亮的热度?

吕端,字易直,幽州安次(今河北廊坊)人,他的家底不可谓不厚,吕端的父亲在后晋时担任兵部侍郎,哥哥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亲信幕僚吕余庆。

按理说,吕端的官运应该不差,平步青云应非难事。然而造化弄人,手握一把好牌,吕端的履历却让人忍不住摇头叹息。

宋太祖赵匡胤时期,吕端做过知州、知府之类的地方官。宋太宗时,吕端当上了开封府判官,那时的开封府尹,是宋太宗四弟赵廷美。

后来赵廷美府里有人因为违法买卖竹木犯了事,吕端不知怎的也绕了进去,被贬成了商州司户参军。开封府判官四品官,商州司户参军是八品官,这个贬官幅度,堪称自由落体运动。

赵廷美被曝阴谋篡位后,宋太宗恨屋及乌,对赵廷美属下的人特别讨厌,吕端刚要去商州上任,就得到通知,此去不准骑马,只能步行。这不是明摆着折腾人嘛,从开封到商州(今陕西商洛),一千三百多里路,就算坐马车过去,也会让人舟车劳顿,何况步行。

这还不算完,吕端还必须以罪身戴着枷具上路。两块大板扣在人脖子上,两只手举着拷在板子上不能动,对于一个官员来说,这不仅是身体上的惩罚,更是一种人格上的侮辱,可吕端的反应让所有人大吃一惊。等监押的人来到开封府的时候,他们惊奇地发现,这个憨厚的胖子没有火冒三丈。

更过分的是,宋太宗还要求他出发前,要把手头的工作先处理完,吕端也二话不说,开始着手处理公务。

监押官正目瞪口呆,吕端却像个没事人一样,看见人家拿着枷具来了,主动伸出双手:“来,给我戴上吧。”就这样,吕端戴上枷具,从容上路。

被贬以后,吕端没有半句怨言,仍然埋头实干,吃得香,睡得着,因为政绩不错,官职又慢慢升了上来。

后来许王赵元僖任开封府尹,吕端又一次出任开封府判官。赵元僖和赵廷美可不同,他可是赵光义次子,货真价实的皇太子。吕端能成为他身边的人,前途不可限量,似乎美好的前程已经在向他招手了。

可谁知这就像一个美丽的肥皂泡,赵元僖突然暴病而死,然后有人报告赵光义他的爱妾张氏专横跋扈,捶打奴婢、仆人,甚至有人因此死亡,而赵元僖却不知道。赵光义十分愤怒,然后追责赵元僖身边的人。

当然,我们倒霉的吕端又“中奖”了。这次被贬为卫尉少卿,六品官。比上次还算好点。

此时他已经五十八岁了,似乎这辈子再难反转了。封侯拜相?做梦也不会和他沾边啊。

命运似乎总爱和人开玩笑,就在吕端认为此生无望时,淳化四年,赵光义心血来潮,想亲自重新审视一下以前被贬的官员,看看有没有有才干而被“误杀”的。对这群失意官员来说,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向皇帝“申冤”的好时机,每个人都拼命诉说自己的委屈,为了增强感动人心的效果,还捶胸顿足嚎啕大哭。

可等轮到吕端,他没有像别人一样哭天抹泪,只是淡淡的说:“我之前辅佐秦王(赵廷美),因为行为失当被贬到商州,陛下重新提拔任用我。许王(赵元僖)爱妾专横,我作为辅臣也是有责任的,陛下又没有重责我,还保留了我的官籍,已经很幸运了。现在我也没什么奢望,只要做个颍州团练副使(低品阶不管事的官员)就满足了。”

听了吕端的回答,赵光义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我自然是了解你的。”

事实上,吕端两次被贬期间都没有怨天尤人,无论担任什么官职,在什么地方都专心办事,取得了很好的政绩。这种气度和胸怀在官场中无疑是十分罕见的,他的名声自然也传到了赵光义的耳朵里。

经过这次沟通,赵光义更加确信,吕端是个值得托付重任的人。不久后吕端即官复原职,出任枢密直学士,仅过了一个月后,又被突击提拔进宰执班子,担任副相。

两年后,赵光义又命吕端出任宰相,位在寇准之上,成为百官之首。

寇准大事争,小事争,没事找事也要争一争;吕端主张清静无为,把琐碎小事放手给别人去干,与世无争。吕端在相位上几年后,他就主动的奏请圣上将相位让给了寇准,由寇准接任宰相,吕端自己又做了参知政事那个有相职无权的谋事官职。后来寇准也做了参知政事,按理说吕端在前,寇准在后,其名次排列是没有什么争议的。可是吕端偏偏奏明圣上要求把自己列在寇准之后。

其实在宋太宗与别人商量,打算任用吕端为相时,遭到了部分朝臣的反对,他们认为吕端这个人“比较糊涂”。而宋太宗根据自己多年体察,笑着说:“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事实证明,宋太宗看人果然没有错,吕端在大事面前,决断果然,雷厉风行。

至道三年(997)三月,宋太宗驾崩于万岁殿。年五十九。

诺大宋王朝不可能没有一国之主,谁当继承人的问题迫在眉睫。

实际上,赵光义早已立了赵恒为太子,可是他在世时身边的红人—宦官王继恩却另有打算。

宋太宗在的时候,王继恩倍受宠信,宦官能享受的待遇都给了,地位不可谓不高。至道二年春,他从四川被召了回来,由于他在朝廷内外的势力过大,赵光义对他略有压制,这让王继恩心怀不满。

王继恩也想学历史上汉唐时期的前辈,另立宋太宗长子赵元佐为皇帝,以便自己可以把持朝政。

于是他暗中串联参知政事李昌龄、殿前都指挥使李继勋、知制诰胡旦等,并与太宗妻子李皇后一起谋立赵元佐,企图发动政变。

王继恩等人谋划的夺权方案说起来也很简单,他们决定在赵光义死后,先下手为强,立刻把赵元佐叫过来,抢先宣布拥他即帝位。至于宋太宗先前立下的皇太子,那也不难对付,随便矫诏出一张圣旨,宣布太宗临终前另有嘱托即可,反正皇上已经不会吭声了,生米煮成熟饭了众大臣也只能认命。

很可惜,他千算万算,还是有点低估了“大事不糊涂”的宰相吕端。

当赵光义病重不起的时候,吕端就防范有人图谋生变,他每天都往宫中跑,随时观察情况。赵光义去世那天,吕端照例到宫中探望,发现皇上已经只剩一口气了。此时,守在皇上身边的,除了痛哭流涕的李皇后,只有一个王继恩,如此时刻,内宫居然还没有召太子赵恒入见!

吕端马上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他表面上依然保持镇定,不慌不忙的退出宫外,立刻就在笏板上写了“大渐”两个字,命亲信火速送给太子赵恒。

“大渐”则是病危的意思,吕端喊赵恒快来,否则过了这村就没这个店了。

果然,宋太宗刚一断气,王继恩就来中书省找吕端,说是奉皇后的命令,叫宰相们一起进宫讨论皇位继承人的问题。

皇太子赵光义生前就立了,你现在还要集体讨论皇位继承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吕端知道,很可能等他们前脚进宫,王继恩后脚就会把赵元佐叫来,造成既成事实。吕端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他告诉王继恩,自己马上就进宫,只是皇上生前亲笔写了一封诏书,就藏在中书省的书阁楼里,现在是时候拿出来了。王继恩考虑过吕端的各种反应,却不曾想他说出这么一档子事。不过转念一想,不由得暗自庆幸:这个糊涂的吕端,居然提前把他另立新君之前的最后一道风险给自己说漏了,皇上给吕端的亲笔诏书,内容十有八九对己方不利,应该先把它从吕端那抢过来!如果吕端精明些,等一起讨论的时候再拿出来,岂不误了自己的大事。

想到此,王继恩紧紧跟着吕端,一路小跑向书阁奔去。

两人赶到书阁后,吕端刚打开房门,王继恩就迫不及待的冲了进去,到处扒拉起诏书来。

这时只听哐当一声,吕端已经从外面把房门关上。

咦,吕宰相,你关门干什么?诏书呢?

还没等王继恩反应过来,吕端嘱咐人在门外死死守着,自己大步率领众臣进宫。李皇后见王继恩没跟着回来,隐隐感到一丝不安,但仍然硬着头皮说:“皇上驾崩,确立皇位继承人应该讲究长幼顺序,还是立长子比较好。你们觉得呢?”

李皇后话音刚落,吕端上前一步,不等他人开口,朗声说到:“皇上先前已确立皇太子,就是为了避免日后纷争,难道皇上刚走我们就对他的决定起异议吗?”

这番话吕端说的大义凛然,无懈可击,在场所有的人都被吕端震住了,包括李皇后和副相李昌龄。大家都没想到,原来的那个笑容可掬的胖老头,那个与世无争的好好先生,那个世人眼里的糊涂虫,居然临危不乱,老谋深算,力挽狂澜!

不久,太子赵恒也及时赶到宫中,登基大典随即举行。吕端率领百官迎立,新皇上垂帘引见群臣,只要叩拜大礼一过,群臣山呼万岁之后,君臣名分就算定了。

谁知,这时的吕端却做了一个怪异的举动。他大步走上殿前,命伺臣把皇上面前的帘子卷起,确认龙椅上的人确实是赵恒后,才放心地走到殿下,带领群臣高呼万岁。

这慎密的滴水不漏的心思,岂是糊涂之人能做到的?

岂止不糊涂,简直就是深谋远虑,机智过人。

这个胖子,吕端,无愧于一代名相的称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