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百善孝爲先”,其實孝順父母,贍養老人是應該的,畢竟父母辛苦養育了我們。而當我們有能力時,自然也應該好好的回報他們,讓他們安享晚年。

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周圍有很多年輕人不願意贍養老人,越來越多的老人“老無所依”。老人也常感嘆說現在的年輕人,大多很涼薄,對待父母疏離又陌生。

年輕人爲什麼不想贍養爸媽?網友回覆點醒父母

網友1:從小我就在各個親戚之間流浪,看盡了臉色,嚐盡了冷暖,父母絲毫沒管過我,現在讓我去管他們?這公平嗎?

網友2:我小時候一有什麼事,父母就打我罵我,簡直不把我當親生兒子,現在我出來工作了,只想遠離那個家。誰想和老人一起生活,養他們啊?

網友3:如果你從小被家暴,被辱罵,被退學,你不拿他病牀上的氧氣管就已經是觀世音上身了還贍養,那我的悲慘童年誰來賠?

網友4:在我家裏,父母一直重男輕女,所有的好事都交給了我的弟弟,對我這個姐姐卻不管不顧。不久前我生病了,兩個老人什麼也沒過問。因此,不要問我爲什麼不想對老年人好,因爲他們真的對我不好。

網友5:我媽爲了給弟弟買房,活生生逼走了我十年男友,讓他們家拿60萬彩禮才放我走,男朋友說:“我是很愛你,但你那個家我真的背不起。”我現在也沒什麼想法了,就當自己是孤兒。

俗話說得好:有因必有果。爲啥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想爲父母養老?這幾個原因,說透了真相。

1、重男輕女

在我們的父輩中,重男輕女的現象太普遍了。重男輕女的家庭對女孩經常是忽視甚至無視的,對女孩很是苛責,長大之後,父母對女兒也處處緊逼,甚至要她們爲家庭跟兒子的生活負責,這讓那些被傷害的女孩如何去贍養父母呢?

2、小時候父母沒有關心自己

兒童時期是最需要關心和愛護的時候,如果從小就缺失父母的關愛,孩子自然會埋怨和記恨父母,也沒有建立起應有的親密關係,等到孩子長大後,自然也不會有反哺的行爲。《何以爲家》裏面小男孩就將生而不養的父母告上了法庭,“爲什麼他們生了我,卻不養我?”、“爲什麼明明沒有錢,還是要不停的生?”

有個網友說到:他父母非常喜歡打麻將。小時候放學回家之後,家裏總是沒有人,因爲父母打麻將還沒回。如果贏了,他會得到父母的笑臉和誇獎。如果輸了,不僅沒飯喫,還會被打一頓。他小小年紀,就一個人做飯、喫飯、睡覺、學習。他也不願意爲父母養老,他說:小時候都沒管我,爲什麼現在要我管他們?

3、小時候遭受家庭暴力

很多父輩在子女教育中方面奉行打罵教育。他們不講道理,一有什麼事就對孩子拳打腳踢,家暴只有0次和無數次,而這些都是家長在孩子童年裏揮之不去的陰影,終其一生,也克服不了原生家庭的傷。

有些父母是精神暴力,經常辱罵和訓斥孩子,同樣讓孩子痛不欲生。這些孩子的童年充滿了暴力,沒有溫暖。他們對父母只有仇恨甚至憎恨,怎麼可能會贍養父母?

4、父母偏心

只要家庭中有多個孩子,很多父母往往做不到一碗水端平,從小隻偏愛某個孩子,對其他孩子很冷淡,不受寵的孩子,一生都會記得那顆沒有得到過的糖,使他們變得冷漠。長大之後,一想起這些事,就不想見到父母,對父母的態度也有限。

看得出來,這麼多年輕人之所以不想贍養父母,主要是父母的家庭環境和做法造成的。想讓孩子長大以後有感恩之心,懂得孝順父母,從小就要以身作則,做好孩子的榜樣,讓孩子感受到愛和溫暖,這樣他們將來也會好好回報自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