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什麼資源最珍貴?毫無疑問,人才!


近年來杭州市之所以“風生水起”,很大程度上是因爲有馬雲與阿里巴巴、有一批孵化出的科技企業。近兩年深圳之所以能夠力壓廣州,脫穎而出成爲全球科技創新城,是因爲有任正非與華爲、馬化騰與騰訊等一批極具創新精神的企業家與企業;近幾十年來上海之所以能夠引領國內發展、一枝獨秀,是因爲上海有無與倫比的人才孵化器,有人才聚集的優勢。


人才很重要,難怪很多城市要搶人!這兩年搶的尤其“兇”。據不完全統計,天津、西安、南京、武漢、長沙、成都、深圳、成都、濟南、鄭州等多個城市先後出臺了“人才新政”,而且都開出了“價值不菲”的條件。比如落戶、租房補貼、買房優惠、子女上學便利、創業補助等等。其實就一件事,儘快把優秀人才籠絡到身邊,推動城市高質量快速發展。


2020年,我們經歷了不一樣的春天。新冠疫情肆虐,停工停產停課、復工復產復課。在這樣的氛圍中,有些城市還是沒有忘記“搶人大戰”。4月8日,南京率先出場,放寬學歷到大專、放寬年齡到40週歲。隨後,浙江“大尺度”登場,全省放開戶籍,推進寧波舟山一體化建設。北方“老大哥”山東長子濟南坐不住了,全面放開戶籍。隨後,山東全境“解放”:放開戶籍。


山東很急!最急不過濟南、青島。

濟南今年定了個小目標:進入“GDP萬億元俱樂部”。三五年發展目標呢?中國城市20強?前後被泉州、西安、南通、合肥等城市包圍着,沒有壓力是假的。而且,作爲山東三大經濟圈之一的濟南都市經濟圈的核心城市,打鐵還需自身硬,這樣才能帶領一衆兄弟城市實現“大家好纔是真的好”的願景。


相比濟南,青島更急!2019年被無錫、佛山超越,跌落到第14位,緊隨其後的鄭州市與其相差不足100億人民幣。有人甚至說,今年“北方第三城”將會移主。在南強北弱的背景下,也許單純討論“北方第三城”格局太小,但如果被超越,相對的衰落卻是不爭的事實。因此,青島先是對標深圳,後又直通長三角,再後來又抱團濟南。總之,青島是拼了!


也許覺得這樣還不夠!爲了蓄能未來,青島再發力!

近日,青島研究出臺《關於加快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青島片區人才集聚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試行)》,出臺19項具體措施,爲人才集聚賦能。……對優秀人才可給予500萬元的安家費……尖端人才領銜的團隊項目,可獲最高1億元的綜合資助。……

19條具體措施,沒有“高大上”,沒有文縐縐,很具體很明瞭,用數字說話,更有震撼力,這就是今日青島的務實與接地氣。真金白銀的付出,不僅着眼於當前,還在謀劃青島未來的發展,就是蓄能未來。

20年前,海爾海信澳柯瑪外加雙星青島啤酒,青島在國內城市站穩了腳跟。20年後的今天,意欲浴火重生的青島能否鳳凰涅槃,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