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实现晋中市榆次区农村道路,尤其是“四好农村路”长远优化发展,晋中市榆次区交通运输局创造性地提出了市场化管理、机械化操作、信息化监督的“三化”工作法,经过近一年的实践验证,收到了良好成效,道路养护管理工作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同行业前列。榆次区交通运输局农村公路建养服务中心主任王秋林表示,“现在我们通过手机,就能随时随地监控车辆行驶轨迹,少了人员监督,简化了车辆的管控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了行车安全,出勤率和有效使用率得到双提升。

图为清扫车正在清洁护栏 温建伟 摄影报道

为实现晋中市榆次区农村道路,尤其是“四好农村路”长远优化发展,晋中市榆次区交通运输局创造性地提出了市场化管理、机械化操作、信息化监督的“三化”工作法,经过近一年的实践验证,收到了良好成效,道路养护管理工作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同行业前列。

在市场化管理方面,榆次区交通运输局以“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实现管理与养护分离”为体制革新主要目标,从2019年起逐步推进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市场化。该局结合工作实际,严把准入关,循序渐进扎实推进,通过市场招标入围施工相关单位19家。实施进程中,该局相关单位通过建立农村公路科学管理运行模式,完善工程项目核算制度及工作流程,进一步加强工程项目监督力度,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物资材料、财力、物力不浪费。

在工程验收方面,该局相关单位还专门成立验收小组,多部门协同参与验收,工程验收合格后报送第三方审计机构审计,按审计出具报告交付工程款。该局通过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进一步提升了榆次区农村公路服务能力,扎实稳步地推进了公路养护工程规范化、合理化、市场化运行。

路修好了,但如何让路“永葆青春”为民服务,成为管护难题。为了让修好的农村公路一直“健康”地服务群众,榆次区交通运输局经过科学核算,将以往的“人海战术”改为农村公路机械化养护作业模式。为此,榆次区投入资金购置了洗扫车3台、水车2台、雾炮车1台,对全区管养的农村公路进行养护环保作业,实现了机械为主、人工为辅的作业模式,大大提高了榆次区农村公路的养护质量。

车辆有了,如何让车辆充分用起来,成为榆次区交通运输局农村道路治理工作“三步走”的最终一环。在通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信息化管理被运用。他们给所有的作业车辆全部安装了GPS定位系统和传感系统,并通过信息终端APP进行大数据整合,再通过电脑、手机等信息终端,随时对信息进行接受、研判、反馈,“互联网+农村道路管理”信息技术在这里得到应用。

榆次区交通运输局农村公路建养服务中心主任王秋林表示,“现在我们通过手机,就能随时随地监控车辆行驶轨迹,少了人员监督,简化了车辆的管控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了行车安全,出勤率和有效使用率得到双提升。”

与此同时,该局还充分发挥微信微博等网上平台,建立不同层面的养护管理微信群,将每日工作的预防养护、修复养护、专业养护、应急养护等,用照片的形式留存档案,工程量及工作状况及时上报统计,制作成电子表格统一管理,取消之前的手工填写,规范化操作得到进一步提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