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看了婆婆的留言之後,蠻心疼她的,都已經到了奔七的年紀,可是依然在承擔着“養”小輩的責任,其實這個責任不應該是他們承擔的,做父母的就是太心軟了,不捨得讓孩子喫苦,結果反倒是自己勞心勞力,還不落好。我婆婆沒有幫過我什麼,懷孕、坐月子以及我生孩子帶孩子,她都沒有幫過我多少,但是我不怨她,我覺得像她這個年紀的人,照顧好自己就行了,沒什麼好抱怨的。

01

有一位65歲的婆婆跟我留言:

“作者你好,我現在正在給兒子家看孩子。兒子兒媳都上班,我們倆口子已經退休,所以在寶寶6個月兒媳準備上班時,把我們倆接到北京照看孩子,我們現在是不但要看孩子,還要每個月拿出3千塊的生活費,哎,這又怎麼講呢?其實我們倆也沒什麼錢,主要是他們倆開銷太厲害,我們住在這也不能白喫白住,就給了他們錢。不由自主的,生活上的日常開銷都是我們倆承擔。兒子跟兒媳沒有給過我們一分錢,其實我們倆就是倒貼的保姆,出力還不討好。”

看了婆婆的留言之後,蠻心疼她的,都已經到了奔七的年紀,可是依然在承擔着“養”小輩的責任,其實這個責任不應該是他們承擔的,做父母的就是太心軟了,不捨得讓孩子喫苦,結果反倒是自己勞心勞力,還不落好。

結婚成家之後,我們可以讓父母幫忙帶孩子,但如果這個時候還要花父母的錢,我個人覺得是蠻羞恥的。

都已經結婚有自己的家了,難不成還要“啃”父母嗎?

另外這個婆婆的觀念也有問題,你本身就是來幫他們帶孩子,怎麼是白喫白住,你沒給他們要工資已經是很好了,爲什麼還要倒貼錢呢?我不是很贊同父母拿錢出來貼小輩,貼錢貼慣了,他們把什麼都當成理所當然,也未必會念着你們的好。

都已經到了奔七的年紀了,也該讓自己歇一歇了,能不能爲自己多多想想,而不是依然在爲孩子考慮。兒孫自有兒孫福,他們掙多少錢就讓他們花多少,自己去控制開銷,而不是一味的拿你們的錢補貼他們。

我這篇文主要是寫給漸漸奔七的50後,想提醒他們:該歇歇了,兒孫自有兒孫福,別太累。

02

我母親是59年的人,剛好趕在50後的尾巴上。

她一直都是特別喜歡操心的,她老說自己命不好,小時候在農村孃家就是過苦日子,後來嫁給我爸也是過苦日子。抱怨歸抱怨,但是她憑一己之力扛起了我們這個家。

我哥哥沒有讀成書,也就早早結婚生子,母親在50歲的時候就當了婆婆。哥嫂結婚之後,他們剛開始是同住在一個屋檐之下。我爸媽他們倆就想着讓這個兒子能有好日子過,所以在很多事情上幫的都特別多。沒有分家,自然什麼開銷都是他們二老承擔,小夫妻也就過得相對輕鬆一些。

等到母親後來幫他們帶大了兩個孫子,也就很主動跟他們分了家。

“分家挺好的,這樣他過他們的,我過我的。我不可能伺候他們一輩子,那個家不是我的家,該放手了。我以前擔心這擔心那,但其實我該讓他們自立,他們小兩口應該把那個家撐起來。住在一起何苦呢?有時候還會有矛盾,然後我出力也不討好,有些該分開還是得分開。”

分家之後,母親就收拾了東西搬到老院去住了。

雖然說偶爾還會在一起喫飯,但終歸是兩個不同的家。

母親在以前是放不下哥嫂的,擔心他們倆過不好自己的小日子,可是你能管他們多久呢。兒孫自有兒孫福,做父母的真心不能干涉太多。

我爸是一個有點重男輕女的人,他現在還覺得自己乾的什麼都是爲了兒子,只要兒子能過得好就行,他常常嘆息說:“你哥城裏還沒買房子,你說可怎麼辦?我在幫幫他們,讓他們日子過得好一點。”

中國式父母就是這樣的,一生都在爲兒女忙活,但其實你們真的該歇歇了。

我爸因爲常年勞作,身體不是很好,有時候胸口疼起來要命的不行。我爸是放不下我哥的,但是我媽看得很開:“那個家交給你嫂子去管,我也管不了什麼。現在的我就照顧好自己的身體,種幾畝地,掙點小錢,沒事打個麻將。他們的孩子管成什麼樣我都問不了,讓他們自己去做主。”

若都是像我媽放得這麼開,想必一些奔七的老人也不會那麼累。

都已經快70歲了,還操心什麼呢?你能幫他們多久,這個時候的你們就該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另外多存點錢,而不是依然爲兒孫忙活着。辛辛苦苦大輩子,都奔七了,真的該讓自己好好歇歇了。

不能累着了。

03

我婆婆已經65歲了。

2019年,剛過完年,她就從老家過來幫我帶孩子,但是帶了還沒有一個月,後面膽囊炎就犯了。生病住院那幾天,我婆婆跟個孩子一樣哭成個淚人。她說自己在這裏人生地不熟,想回家。我看她那番難受的樣子,最終還是讓她回家了。

“媽,你回去吧,放心,我自己請個保姆。”

老人家身體受不了,你還硬把她留在這裏,到時候再犯病真的是得不償失。我婆婆沒有幫過我什麼,懷孕、坐月子以及我生孩子帶孩子,她都沒有幫過我多少,但是我不怨她,我覺得像她這個年紀的人,照顧好自己就行了,沒什麼好抱怨的。

婆婆沒辦法指望,我也就更多指望自己老公。

其實我婆婆真的命挺好的,她比我母親的命要好得多。生了兩個有出息的兒子,娶媳婦都不用怎麼操心,兩個媳婦人都不錯。

拿我先生的大哥大嫂來說,他們自己在老家創業,還蓋了一個三層的小別墅。先生的大哥有掙錢的頭腦,是個做生意的料,在老家縣城竟然一年也能有四五十萬的收入,比我們在城裏還要強。而我老公呢,重點大學畢業,後來在金融行業工作,收入一般但我們倆加起來日子過得也還可以。

總而言之,我婆婆的兩個兒子跟兒媳都是更多靠自己的人,他們什麼都不用操心。不用操心帶孩子,甚至連買房子娶媳婦都不用操心,就連彩禮也都給省了。

怎麼評價我婆婆呢?培養出了兩個很好的兒子,也都很懂事孝順,又有兩個不錯的兒媳。所以我婆婆的晚年生活挺好的,成日裏騎着三輪車轉轉,逛逛街,而且還有錢花,日子過得挺樂呵的。她也是個讓人省心的老人,不太摻和自己兒子的事,結果反倒過得很好。

對於漸漸奔七的老人,其實有應該有這種好的心態,對於孩子的事不能過問太多了。讓他們自己獨立,你都已經奔七了,難不成還要養着他們嗎?你能顧着自己就不錯了,還能幫他們多少?

不要讓自己瞎操心,如果需要你們帶孩子,身體還可以就幫一幫,但是錢還是少拿。多給自己存點錢,別傻乎乎把錢都給了兒子兒媳,自己不落錢纔是真的苦。奔七的老人能過好自己就不錯了,該歇歇了。

做父母的,不要用你們的好慣着孩子們,也該多爲自己考慮了,尤其是奔七的老人。

今日話題:奔七的路上,你過得輕鬆嗎?歡迎留言討論。

- END -

★作者:YIBAO;情感原創作者,寫這個世界溫暖的感情事。

本文作者已簽約快版權維權服務,轉載請經授權,侵權必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