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和法國其他“大學校”一樣,巴黎高師的學生絕大部分來源於法國的預科學生。巴黎高師通過預科學生選拔招錄的學生被稱爲“高師人”,其擁有很多優待,不僅免交學費,還能享受法國國家初級公務員待遇,每月獲得1300歐元的補貼,外加一項特殊福利,即入住巴黎市中心拉丁區的學生宿舍(每人一間12平方米的公寓)。

低調的精英大學

談到法國的高校,似乎總是名不見經傳。無論是US News、QS還是泰晤士高等教育的全球高校排行榜上,法國高校的排名都不理想,排名最高的巴黎高等師範學校在US News和QS的全球高校排行榜上都排到了三四十名,在泰晤士高等教育排行榜上更是排到了第66位。這樣的排名情況與法國的國家地位似乎不太相稱,不過法國的高校也不太在乎這類排名。比如巴黎高等師範學校至今都沒有英文名字,只有法文名字“Ecole Normale Superieure”。

那是不是說法國就沒有名校了呢?顯然不是。法國的高等教育制度不同於英美國家,其獨特之處在於存在“大學校”與“大學”兩個並行系統。大學起源於宗教神學院,隨着啓蒙運動和社會民主運動的發展,成爲世俗化的高等教育中心,逐漸形成多學科並存的綜合性大學。招生門檻較低,注重基礎學科建設,設有博士階段文憑。

“大學校”始於法國大革命期間,爲拿破崙所支持和倡導,其產生源於近代工業革命科學技術發展和知識分工細化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大學校招生要求學生進行兩年的預科班學習(預科班通常設在重點高中),然後參加考試擇優錄取,提供相當於本科加碩士的教育,頒發專門文憑,一般不設博士階段。


因此有說法是,大學代表法國高等教育的民主精神,大學校則象徵着法國的精英教育。久負盛名的大學校代表則有巴黎綜合理工學院、巴黎政治學院、巴黎高等商業學校、巴黎高等師範學校、國家行政學院等。

巴黎高等師範學校簡稱巴黎高師,其歷史幾乎與法蘭西共和國同齡。1794年10月30日,國民公會通過法令,在巴黎設立公立師範學校,這是法國第一家師範學校,旨在培養中學和大學教師,學科設置文理兼備。1795年第一次開學,由於制度不健全以及革命時期的混亂,一年後關閉。

拿破崙上臺後十分重視教育,領導了法國著名的資產階級教育改革。1808年,他頒佈法令,恢復巴黎師範學校,並將其辦學目標改爲培養教育理論型人才爲主,目標爲培養老師,其強項是數學,一方面是拿破崙本人非常喜歡數學,另一方面則是法國的復興需要大量的計算人才。1810年,在原校基礎上成立高等師範學校,實行寄宿制,只招收男生。1845年學校改名爲巴黎高等師範學校,兩年後遷至巴黎烏爾姆街先賢祠附近。

法國人常說:如果有人跟你唱反調,你會覺得他愚蠢,但如果他來自巴黎高師,你就會馬上覺得是自己太過平庸。巴黎高師始終保持着法國大革命時期的精神氣質,它是全法國自由主義的發源地,是法蘭西共和國思想史的縮影。

儘管巴黎高師每年招生人數不過200人(不包括留學生和通過審覈材料選拔的“自由聽課生”),全校學生人數才2400人左右,但這裏培養出13位諾貝爾獎得主和10位菲爾茲獎得主,是全球諾獎出產率最高的大學,被稱爲世界上最“小”的名牌大學。

它的校友名單無比豪華,有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亨利·伯格森和羅曼·羅蘭、社會學創始人埃米勒·迪爾克姆、溫室效應發現者傅里葉、法國社會主義運動先驅饒勒斯、哲學家薩特、哲學家福柯、女權主義作家波伏娃、微生物學奠基人路易·巴斯德、法國前總統蓬皮杜等等。影響了近代法國文化的人物幾乎都與巴黎高師有密切聯繫。

有意思的是1924年入學的那一屆學生,除了讓-保羅·薩特,還有未來的哲學家尼贊、雷蒙·阿隆,未來的科學哲學家喬治·岡紀蘭姆,未來的臨牀心理治療創始人丹尼爾·拉加什等人。

入學免費,每月發放1300歐元

英國高等教育期刊《泰晤士高等教育》評價稱:“很長時間以來,巴黎高師一直是法國的一個傳奇,是法國最具選拔性和挑戰性的高等教育研究機構。”

和法國其他“大學校”一樣,巴黎高師的學生絕大部分來源於法國的預科學生。預科教育的基本內容是大學一至二年級甚至某些三年級的專業課。以數學-物理方向爲例,其主要課程包括數學、物理、計算機、化學和人文等內容。預科的教學方式基本上是小班授課,學生們有大量的練習和作業,考試也非常頻繁(包括筆試和口試)。因此這兩年的預科學習非常緊張,學生的壓力也非常大。

預科學生完成兩年學習後,可以報考一次巴黎高師或巴黎綜合理工。如果考試失敗,可以再報考其他“大學校”成爲某類專業技術人員,或轉入普通的大學。因爲巴黎高師每年招生人數有限,文理學科各只有100人左右,但是報考人數非常之多,以至於錄取率低到只有5%左右,競爭極爲激烈。

巴黎高師通過預科學生選拔招錄的學生被稱爲“高師人”,其擁有很多優待,不僅免交學費,還能享受法國國家初級公務員待遇,每月獲得1300歐元的補貼,外加一項特殊福利,即入住巴黎市中心拉丁區的學生宿舍(每人一間12平方米的公寓)。同時,高師學生從入學開始就有自己的導師,第一年是隨機分配的,之後學生可以在全法國範圍內尋找自己的導師。高師人在國際學術界的認可度非常高,從巴黎高師畢業的學生申請任何一所名校的博士學位課程,錄取率高達80%以上。

在四年學習期間,他們還可享受兩年的停薪假期,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去國外深造。作爲條件,學生們在畢業以後,必須爲國家企事業單位服務十年。如果不能爲國家公立機構服務,則需償還在校期間所享受的助學金及其他費用(通常會由招聘單位支付)。

但是巴黎高師沒有學位證書發放資格,也沒有國家學歷證書的授予權。於是經過預科、考試一路衝殺過來的佼佼者們,在跨進巴黎高師門檻後還要到其他大學去註冊各種學位的學習,當然各大學也都非常歡迎巴黎高師的高材生。

此外,巴黎高師每年會招收一定數量的外國學生,人數不會超過40人。巴黎高師每年會組織國際選拔招生,招生對象是各國大學文科或理科專業本科最後一年的優秀在校生。每年經選拔錄取的外國學生在巴黎高師的三年學習期間,可按月領取一份獎學金。

巴黎高師沒有自己專屬的教師,所有教師全都來自法國其他大學或法國國家科學研究院(CNRS)。在這裏,大學教授們的工作以教書爲主,而CNRS研究員主要是做研究並且組織與研究相關的學術活動,同時他們要帶動學生的研究工作。在巴黎高師工作期間,他們的教學及研究安排由高師決定,原單位不得干預。

巴黎高師湧現出了諸如薩特、福柯、伯格森、羅曼·羅蘭等諸多思想文化領域的大師,被譽爲“法國思想家的搖籃”。但不要以爲這是一所以人文社科爲主的高校,其實巴黎高師不僅重視基礎學科,而且還高度關注文理平衡,由此培養出來的學生不僅基礎紮實,而且思維嚴謹、視野開闊。該校畢業生的就業能力居法國高校第4名,在全球排名第32位。

在學科設置方面,巴黎高師目前擁有包括數學及其應用、物理、地球-大氣-海洋、化學、生物、計算機信息學和認知研究在內的7個理科學科,以及社會科學-經濟-法學、地理學、哲學、歷史、文學與語言、藝術交流、古代科學、科學歷史、哲學在內的9個人文社會學科。巴黎高師目前也開展了許多國際合作交流,前往與其建立密切合作關係的國家就地辦學,設立碩士水平的課程。

數學是巴黎高師的強項之一,該校培養出10位菲爾茲數學獎得主,在國際數學界處於領先地位。哲學也是巴黎高師的頂尖學科。此外,古典文學、現代文學、歷史、地理、社會科學、物理、化學、生物、地質等也是巴黎高師的優勢學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