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导演为了吸引观众,必定在包拯的造型上下一番功夫,给包拯这样的正面人物穿上龙袍,显得包拯更加神威凛凛,这是符合一般观众的喜好的,人们都爱清官好官,都希望清官好官当大官,越大越好,最好当皇帝。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并不能反映历史的原貌,而是被加工或者虚构的,所以包拯是不可能穿龙袍的。

很开心又一次和您见面,探究历史,悟出道理。让我们一起打开历史的卷轴,我将带您一起探究这段历史。

提起包公,相信一定是妇孺皆知,在民间包拯具有极高的知名度,而且广受人民群众的厚爱。所以人们就通过戏剧、小说、评书等形式了来讲述包公的故事,经过人们的不断加工,包公的故事不但多而且充满了传奇色彩,在民间广为流传。

其中很多都成了经典之作,甚至一些故事还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比如著名的《铡美案》,这个故事讲的是陈世美高中状元之后,隐瞒已婚的事实,和公主成亲,后来又派人刺杀带着孩子上京寻夫的秦香莲不成,又诬陷秦香莲,最后被包公平反冤案,进而顶住太后和公主的压力把陈世美送上龙头铡的故事。

这个故事影响极大,很多剧种都有这个剧目,而陈世美这个词也成了负心汉的代名词,可是这个故事是虚构的。有人考证陈世美是个很优秀的读书人,他读书用功,成绩优秀,上京赶考,金榜题名。

当了官之后为政清廉,严于律己,深得百姓好评。他的一些同乡就来投奔他,他非常热情的予以接待。可是这些同乡的目的不纯,希望陈世美利用自己的职权,为他们安插职位。

这个要求让陈世美很生气,但是他并没有发脾气,也没有赶走同乡而是把他们留在府上,继续学业,争取下次赶考能考中。可是这些人并不领情,考试也没考上。干脆就离开陈世美,但是又觉得面上无光,于是就编造了一个叫陈世美的负心汉的故事,然后排练上演,一下引起轰动。

于是很多剧种不断地移植改编,最后成为一出经典剧目广为流传。值得一提的是,以丑化陈世美为目的的一个虚构的故事,竟然成就了一出好戏,这也是那些始作俑者没有想到的。但是后来证明这个考证是错误的。

说了这么多,和包拯穿龙袍有什么关系?大有关系。包拯是不可能穿龙袍的,那是要杀头的。可是他穿了,谁让他穿的?当然是影视剧的导演了,也就是虚构的,就和《铡美案》、关于陈世美的考证一样都是后人虚构的。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并不能反映历史的原貌,而是被加工或者虚构的,所以包拯是不可能穿龙袍的。

至于蟒袍那是明朝时出现的,在北宋还没有,包拯不可能穿蟒袍,更不可能穿龙袍。封建专制时代,衣分五色。不同身份地位的人的衣服的颜色、质地、式样,都是有严格规定的,不能随便穿。

龙袍只有皇帝才能穿,其他人穿了就是僭越,汉朝僭越就是大罪。北宋时代,是封建礼教更加严厉,怎么可能允许一个封建社会的官僚穿着龙袍呢?这都是导演虚构的,是完全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导演为了吸引观众,必定在包拯的造型上下一番功夫,给包拯这样的正面人物穿上龙袍,显得包拯更加神威凛凛,这是符合一般观众的喜好的,人们都爱清官好官,都希望清官好官当大官,越大越好,最好当皇帝。

所以给包拯穿龙袍是符合普通观众价值追求和审美心理的,不会有太大的问题。穿上龙袍的包拯在剧中更加威严神圣,在打击贪官污吏和豪门贵族的时候更有霸气和神韵,更能增强戏剧效果,吸引更多的观众。

品酒、酌茶、读史、看天下,我们伴您做有智慧、有品位、懂生活的人。我们严肃,但不乏味;我们客观,但不迂腐。历史大事、名人生卒、深度分析、多角度解读,我们一直在这儿望眼欲穿的等着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