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南宋时候,婺源的一个书生朱弁写的《曲洧旧闻》里说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因为宋仁宗心爱的张贵妃的请求,仁宗答应为她的伯父张尧佐弄个宣徽史的虚衔,包拯上殿直谏,“反复数百言,言吐愤疾”,喷了仁宗皇帝一脸唾沫星子,直到皇帝将错误任命“罢之”为止。这个故事充满着神奇色彩,因为作为敌对国,在宋仁宗去世后,按道理来说耶律洪基应该高兴才是,可《邵氏闻见后录》中记载的却是痛哭,不免存在添油加醋的成分。

宋徽宗时代的邵博写了一部《邵氏闻见后录》,里面记录了一则关于仁宗的逸闻。说的是宋仁宗驾崩后,使臣带着讣告送到敌对国家辽国,辽国的皇帝耶律洪基握着使臣的手,然后痛哭起来,还说了一句“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的话。

这个故事充满着神奇色彩,因为作为敌对国,在宋仁宗去世后,按道理来说耶律洪基应该高兴才是,可《邵氏闻见后录》中记载的却是痛哭,不免存在添油加醋的成分。宋徽宗跟宋仁宗之间差了好几代,邵博完全没必要通过这种方式去博取关注,何况他写的这本书,本来就是来自于民间。故事的真实性暂且不论,单从这个故事就能够看出,宋仁宗在百姓心中的形象应该是不错的。

至于宋仁宗的良好形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宋仁宗有所惧,有所惧就有所不为。宋仁宗担忧谏事官的批评,还担心史官对他的评价。据说当时的大臣王德用送了美女给仁宗,他一见就大为喜欢,正想留在身边,可此事被前宰相王旦的儿子王素看到了,就跟宋仁宗讲了一番大道理,仁宗听完就同意不要了。王素看透了仁宗的心思,便又讨好说:“皇上知道错就行了,这女的既然已经进宫,您老人家就受用几天,过几天再送出去吧。”结果仁宗流着眼泪说:“朕虽然是皇帝,人情也是和大家一样的,日久生情,到时候朕也舍不得赶她啊,不如现在就不要吧。”这个故事说明,仁宗的有所惧可以帮助他听得进不同的意见,甚至是很尖锐的批评之声,作为一国之君,这是非常难得的。

第二,宋仁宗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从他对养母刘太后、杨太妃和生母李宸妃的态度,从他善待自己的老婆郭皇后的事情上,足以看出他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据说宋仁宗当时很不喜欢骄横跋扈的郭皇后,可最后也只是让她出家,而且在她死后,依然给了她一个皇后的名分。在给武将狄青的待遇上,他也是力排众议,甚至冒着违背祖宗家法的骂名,任命了一个枢密副使。

第三,宋仁宗是一个心胸宽广之人。宋史对他的评价有这么一句:“在位四十二年之间,吏治若偷惰,而任事蔑残刻之人;刑法似纵弛,而决狱多平允之士。”在南宋时候,婺源的一个书生朱弁写的《曲洧旧闻》里说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因为宋仁宗心爱的张贵妃的请求,仁宗答应为她的伯父张尧佐弄个宣徽史的虚衔,包拯上殿直谏,“反复数百言,言吐愤疾”,喷了仁宗皇帝一脸唾沫星子,直到皇帝将错误任命“罢之”为止。这样不礼貌地干涉皇帝家事,换了是别个皇帝,只怕要龙颜大怒,即使不是立斩不赦,也要把包拯大逆不道的发言印发成册。这件事情足以看出宋仁宗是一个心胸宽广之人。

作为一国之君,能够给百姓留下好形象,实属难得,而宋仁宗正是因为这些优秀的品质,让自己在历史中留下了一个好名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