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些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总是有求必应,这样会将孩子养成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这种习惯不利于孩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如果在孩子成长之初就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那么好孩子成为熊孩子的几率会很大。如果孩子心中没有规则,再加上父母的过度溺爱,孩子会觉得自己可以为所欲为。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想必大家都碰到过让人非常生气的熊孩子。外出乘坐交通工具时小孩的哭闹声,孩子之间的嬉戏打闹令人头痛和糟心,搅的人不得安宁。这些孩子在精神上让人伤神费心,可有些孩子不仅在精神上摧残你,还会损坏你的私人物品。

近日江苏宿迁就有一位熊孩子上演了一场高空泼墨的戏法,让全楼的居民都苦不堪言。大家肯定会想这件事肯定引发了邻里之间非常激烈的矛盾,但宝宝爸爸妈妈的做法却令居民们纷纷称赞。

原来当孩子的父母看到墨水都撒到邻居衣服上时,马上带着孩子下楼一家一户地赔礼道歉,将被泼脏的衣服拿回家帮忙洗,并承若洗不掉的就重新给邻居们买。看到外墙也有很多墨水,爸爸就自己去清洗,让孩子在太阳下看着,使其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不得不说,这两位家长做的确实很得体,一边礼貌认错一边主动受罚。

但他们也必须反思一下自己到底是如何养出了一个熊孩子呢?

1、过度溺爱

有些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总是有求必应,这样会将孩子养成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这种习惯不利于孩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如果在孩子成长之初就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那么好孩子成为熊孩子的几率会很大。

2、没有以身作则

孩子自出生起与父母待在一起的时间最长,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印刻在孩子眼里。父母做什么,孩子也会跟着学。比如说父母乱扔垃圾,孩子也会乱扔垃圾,父母随地吐痰,孩子也会随地吐痰。

3、不注重规则

俗话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孩子的规则意识也要从小开始培养,如红灯停、绿灯行,不随便破坏公共设施,不乱扔垃圾。如果孩子心中没有规则,再加上父母的过度溺爱,孩子会觉得自己可以为所欲为。

那么我们家长应该如何教育孩子,避免其成为熊孩子呢?

1、教孩子倾听与表达

倾听与表达是两个重要的生活技能。认真听他人说话能够使别人感受到孩子对他们的尊重,也有助于孩子理解别人的意思。此外,语言表达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在听完他人的倾诉之后可以适当发表一些自己的观点,与他人有来有往,这样长久以来能够通倾听与表达和他人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结交更多的朋友,形成健康的人际关系。

2、教孩子把握情绪

情绪管理不仅对成年人来说很重要,对孩子来说更是如此。人们都会有情绪波动的时候,成年人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但小孩子思想意识还没有完全成熟,很难控制自己,所以才会不分时间和场合地和父母大吵大闹。作为家长我们就需要教孩子怎么去管理自己的情绪,为孩子找到一个情绪的宣泄口。

3、教孩子换位思考

大多数家庭的家长都会围着自己的孩子团团转,导致孩许多孩子会以自我为中心,只关心自己的需求,对他人漠不关心。比如说,有的家里不止一个孩子,做了一盘鸡翅,不管自己的兄弟姐妹,想要全部吃掉。这时家长就应该教孩子换位思考,多多考虑一下别人的感受。

教育孩子的确是一个艰难的任务,但最为家长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让自己的孩子养成一个懂礼貌、知荣辱的好孩子。在各位家长的悉心教导下我相信社会上的熊孩子会越来越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