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运输机场作为国家重要公共交通基础设施, 是民航业发展的基础, 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我国当前的客货运输主力当前仍然是汽车、火车及高铁占据主力地位。但航空运输具有其无法替代的高速快捷优势,是商务出行,高附加值货运的首选。内陆数个城市已经依托机场建立起了内陆航空港,拜托了不靠海无海港的不利局面。因此,机场建设对内陆地区就显得尤为重要。

  安徽省融入长三角后,安徽省内机场集群已经纳入长三角机场集群建设规划中,获得了快速的发展。现在安徽省内共有5座民用机场已通航,分别是合肥新桥国际机场,黄山屯溪国际机场,阜阳西关机场,安庆天柱山机场,池州九华山机场。可见,除合肥、阜阳机场外,其余三座机场的修建更多是得益于旅游的开发,更多为游客服务。

  在国家发改委和中国民航局发布的规划中,安徽省在5年内,至2025年,民用航空机场将翻倍,增加至10座,6座城市将进入通航城市行列。一起来看,是哪几座机场。

  芜湖宣城机场,正式备案名为芜湖宣州机场,机场距芜湖市中心直线距离约38公里距宣城市中心直线距离约21公里,由芜湖市、宣城市两市共建共享。飞行级别4C,机场4字代码已获批:ZSWA。即将于2021年1季度通航。

  蚌埠滕湖机场,位于怀远县淝河乡滕湖村,距蚌埠市中心直线距离约36.7公里,机场规划已获批,级别4C,各项前期工作正在积极筹备,预计2021年启动开工建设。

  亳州机场,位于安徽亳州市谯城区和涡阳县交界处,飞行等级4C,2020年4月5日,中国民航局已批准亳州机场的建设,预计今年年内亳州机场即将启动建设。

  宿州大店机场,距宿州市中心直线距离约24公里,飞行级别4C,机场选址已确定,目前工作正在进行机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预计2021年启动建设。

  滁州琅琊国际机场,规划中的滁州机场,2020年,滁州支线机场正式列入安徽省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行动计划,目前选址未定,已列入规划计划,预计2022年左右开始实质性推进。

  安徽民航发展并不能称之为发达,以最大的机场为例,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在全国机场吞吐量排名中位居第36名,在中部范围内,不仅低于武汉、郑州、长沙的机场,甚至低于南昌昌北机场和太原武宿机场,排名垫底。与合肥当前经济实力实在不相匹配,但合肥新桥机场已在改扩建中,增大运能已是必然。

  趁着长三角一体化交通规划的东风,11城10机场助力,在5年后,安徽航空将迎来新的面貌,助力全省经济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