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蘇健)6月1日,上海證券交易所與中證指數有限公司分別發佈了調整包括中證50、滬深300等多項指數樣本股的公告。

此次調整共涉及94只股票:上證50指數更換5只股票,上證180指數更換18只股票,上證380指數更換38只股票;滬深300指數更換21只股票,中證100指數更換6只股票,中證香港100指數更換6只股票。調整將於6月15日生效。

圖片來源於中證指數有限公司公告(下同)

上證50“踢走”多家“中字頭”:郵儲行上市半年即入選

除重新調整各指數樣本股之外,中證還對140家上市公司重新做了行業分類,也將在6月15日正式生效。

在去年12月剛剛登陸A股的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下稱:郵儲銀行,601658.SH、1658.HK)在此次調整中同時被納入上證50指數、上證180指數、滬深300指數、中證100指數。截至6月2日收盤,郵儲銀行A股股價爲5.1元/股,總市值達4435.91億元。

據郵儲銀行官網介紹,2019 年,在英國《銀行家》雜誌全球銀行 1000 強中,郵儲銀行一級資本位列第 22 位。惠譽、穆迪分別給予郵儲銀行 A+、A1 評級,標準普爾給予郵儲銀行 A 評級,"標普信評"給予郵儲銀行"AAAspc"等級主體信用評級,爲首家獲得"標普信評"主體評級的國有大型商業銀行。

2016年9月28日,郵儲銀行在港交所主板正式掛牌,定價爲每股4.76港元,集資總額達566.27億港元,號稱當年香港新股市場的"巨無霸"。 並在當年10月,郵儲銀行H股列入恒生環球綜合指數、恒生綜合指數以及港股通股票名單。

在調入滬深300指數的股票中,除郵儲銀行以外,市值1292億的中國廣核、市值496億元的渝農商行、市值3050億元的京滬高鐵,以及市值787億元的浙商銀行,也都是A股市場2019年下半年到2020年初上市的"新鮮血液",分別屬於電力、鐵路運輸、銀行等行業。

上證50指數是由滬市A股中規模大、流動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50只股票組成,反映上海證券市場最具影響力的一批龍頭公司的股票價格表現。上證180指數由滬市A股中規模大、流動性好的180只股票組成,反映上海證券市場一批藍籌公司的股票價格表現。

而滬深300指數由上海和深圳證券市場中市值大、流動性好的300只股票組成,綜合反映中國A股市場上市股票價格的整體表現。中證100則是由滬深300指數成份股中規模最大的100只股票組成,綜合反映中國A股市場中最具市場影響力的一批超大市值公司的股票價格表現。

此次在中證50的調整名單中,除郵儲銀行之外,用友網絡、聞泰科技、京滬高鐵、匯頂科技也被一同調入,同時華夏幸福、中國國航、中國中鐵、中國中車、建設銀行被調出。

受到疫情影響,旅遊運輸行業普遍不被看好,中國國航的股價從1月高點9.85元/股跌去近三成至6.92元/股,總市值蒸發425.58億元;中國中鐵股價從1月高點6.15元/股跌至5.4元/股,總市值減少184.28億元;中國中車股價從1月高點7.24元/股跌至5.82元/股,總市值大幅縮減407.53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1月回港上市的阿里巴巴也出現在了調整名單之中,被納入中證香港100指數。阿里目前港股總市值高達4.28萬億港元,股價徘徊在200港元/股附近。

從調入股票行業分佈來看,消費、信息技術行業得到了關注,滬深300指數中淨增加5只股票,在滬深300指數的權重上分別上升了0.24%及0.59%。而原材料與醫藥衛生行業則相應減少5只,在權重上分別下降了0.26%與0.09%。

近來,作爲A股市場第1個指數,已近30歲高齡的上證綜指該如何重新編制受到了廣泛討論。"老傢伙"被指出"跟不上時代"、反應"失真"等問題。

上交所指出,股票指數是對股票市場整體價格水平的反映,對反映上市公司整體發展情況具有重要表徵意義,對市場參與人做出投資決策、進行財富管理具有重要現實作用。

上證綜指作爲A股市場第1個指數,推出以來其整體走勢與宏觀經濟總量變化趨勢一致,基本反映了國民經濟發展情況。

近年來,隨着宏觀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步伐加快,A股市場規模在快速發展壯大的同時,股市內在結構發生了深刻變化,從而出現了指數短期走勢與經濟運行狀況存在階段性背離的情況。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