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和蘇聯的關係十分緊密,在斯大林執政時代,中蘇關係更是達到親密無間的狀態。可惜歷史並沒有假設,63年前蘇聯方面突然對中國交惡,從親密開始走向於怨恨,甚至到後來,我國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蘇聯支持越南,時刻用武力威脅我國。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期,中蘇雙方正式簽署《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蘇聯方面廢止了以前同國民政府簽訂的“兩國條約”。作爲社會主義陣營的重要成員,我國一直將蘇聯視爲“老大哥”,堅定不移支持蘇聯的許多國際方針。在對抗以美國爲首的北約組織中,我國更是親密無間地爲蘇聯提供助力,兩國關係十分牢固。然而,63年前蘇聯突然對我國交惡,中蘇兩國關係徹底破裂。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蘇聯對我國翻臉?其實答案很簡單,只有五個字。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和蘇聯的關係十分緊密,在斯大林執政時代,中蘇關係更是達到親密無間的狀態。新中國在多年的戰火中建立起來,國家一窮二白,百廢待興。不僅如此,以美國爲首的西方資本勢力對我國進行不斷圍堵、封鎖、威懾,妄圖打壓新中國至不復存在的地步。而新中國之所以能一步步地走過來,除卻自身的努力外,很大程度上是因爲蘇聯老大哥的不斷支持。
在新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工農業建設、設備引進等方面,蘇聯爲新中國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甚至蘇聯還派遣相關技術專家來到中國,幫助中國產業發展。在蘇聯的大力支持下,我國工業才得以步入正軌,也爲後來的工業強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基於蘇聯的幫助,新中國很快在內憂外患中站穩腳跟,甚至在建國僅兩三年後又打贏了抗美援朝戰爭。
中蘇兩國在之後的日子中關係不斷升溫,如若能照此關係一直髮展下去,我國和蘇聯一定是最穩固的同盟關係。而以美國爲首的西方陣營就不會有當今獨大的態勢,蘇聯也不至於在冷戰結束後快速解體。可惜歷史並沒有假設,63年前蘇聯方面突然對中國交惡,從親密開始走向於怨恨,甚至到後來,我國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蘇聯支持越南,時刻用武力威脅我國。
正是由於突變的中蘇關係,我國纔開始走向獨立自主,並同西方勢力改善相對關係,一路披荊斬棘,建設出如今繁榮昌盛的國家。而蘇聯在敵對我國後,失去了強有力的支持,最終獨木難支而解體。那1958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會使兩個十分親密的大國分崩離析呢?關於蘇聯翻臉的原因,有諸多的說法,從中蘇關係起源、國際局勢等各個角度進行剖析。實際上,集中概括起來,就只有五個字:“不願做小弟”。
斯大林執政時期,在其治下的蘇聯對社會主義陣營的各個國家都採取平等對待的政策,從不要求他國必須反哺蘇聯給予的任何好處。斯大林逝世後,蘇聯不斷強勢,在各個方面開始追求崇高無上的地位。在國際上,不僅肆意和西方勢力爭霸;在社會主義陣營中,也要求其他國家對自己言聽計從。試問哪一個主權國家,願意做他國附庸呢?遠在歐洲的波蘭和匈牙利反對蘇聯獨裁式的做法,被蘇聯派兵攻打,而南斯拉夫和阿爾巴尼亞對蘇聯猖狂的態度十分不樂意,也立即被遭受孤立。
對於中國,蘇聯也無所顧忌,蘇聯方面準備在中國建設聯合艦隊、長波電臺,甚至還要租借海軍港口。這一系列踐踏主權完整的舉動,讓我國忍無可忍,如若同意蘇聯的想法,剛結束百年屈辱的我們豈不是又回到了屈辱的時代。舉國上下一片反對聲,斷然拒絕了蘇聯的這些請求。蘇聯被直接激怒,停止了對我國的一切援助,中蘇至此走向對立面。
引言
縱觀歷史,蘇聯是第一個與新中國建立外交關係的國家,對建國初的中國影響巨大。建國伊始,我國國家最高領導人就受斯大林邀請,去蘇聯進行了爲期數月的國事訪問,兩國關係進一步緊密昇華。

▲斯大林舊照

▲蘇聯援華專家與我國科技人員

▲我軍炮擊諒山舊照

▲戈爾巴喬夫及葉利欽舊照

▲阿爾巴尼亞市區

▲蘇聯援華專家撤走前夕留影
結語
從長遠來看,我國拒絕蘇聯的請求,雖然遭受了蘇方多年的報復和怨恨事件,卻塑造出一個威武不屈,強大獨立的國家。如果答應蘇方的請求,不僅會失去獨立自主發展的所有機會,還很有可能深受蘇聯影響,從而不能健康發展。由此可見,中國老一輩領導人的果斷明智,真令人感到敬佩。
參考資料:
《列國志:中國》《中蘇關係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