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开宗明义》记载:“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人,生而不易,在民间传说中,灵体只有经历过千百次投胎后才能成为人,生命之宝贵可见一斑。对父亲而言,也许女子有妻、妾之分,可是对儿子来说,却没有这个差别,即使母亲在家中地位低下,不受人待见,那也是他们此生唯一的母亲,是需要用一生去守护的人。

谭延闿,1880年出生于湖南茶陵,他的父亲谭钟麟是咸丰年间的进士,多年来一直在官场沉浮,最后坐到了两广总督的位置上。然而,谭延闿却是一个十足的守旧派,他不但镇压了乙未广州起义,还杀害了陆皓东革命党人,深受慈禧太后的器重。因此,谭钟麟的身上才被贴上了各种“守旧”、“顽固”、“腐朽”的标签。

恰恰与他相反,儿子谭延闿却是个新派人士,他聪明好学,5岁就进入私塾读书,无论是写文章还是作诗,都难不倒他。11岁时,光绪帝的师傅翁同龢偶然见识到了谭延闿的天赋,他大为惊奇,不由得惊叹一声:奇才。1893年,谭延闿到长沙参加童子试,结果一举考中了秀才。11年之后,谭延闿又赶上了清朝最后一次的科举考试的末班车,考中了第一名贡士,即会元。

然而,本应该大放异彩的谭延闿,却被慈禧太后坑了一手。当年在殿试上,慈禧看到谭延闿的答卷时曾大为惊奇,一度想钦点他为状元。可是,当她扫到谭延闿的名字时,却想起来一个人——谭嗣同。于是,心情不佳的慈禧自作主张地把谭延闿的名次,直接拖到了第35名。不过,尽管谭延闿遭到了不公平对待,但他却凭借真本事,成为了省谘议局的议长。

武昌起义之后,谭延闿又加入了革命军,经过几年的征战,他最终被任命为湖南省都督一职。中国有句古语叫“母凭子贵”,谭延闿在官场上的一路顺风顺水,却无意间令提升了母亲李氏在家中的地位。李氏是谭钟麟的小妾,地位只比丫鬟高上一点,吃饭时也不能上桌,只能站在一旁添饭加菜。可是自谭延闿一飞冲天后,李氏的境况也略微改善了一些。

可惜好景不长,1916年李氏病故,谭延闿听闻此事后,火速放下手头工作,立刻将母亲接回长沙安葬。可是到了出殡当天,谭延闿却遭到了阻碍,一大群族老围在灵柩前,迟迟不让李氏出殡,他们称按照族规,妾室不能从族祠大门出殡,只能从侧门走。与此同时,他们还劝谭延闿不要坏了规矩,违背祖宗的意志。

谭延闿怒不可遏,他没想到这帮人竟然如此迂腐,于是他索性躺在了棺材盖上,命左右就这么扛着他和灵柩一起出去。当灵柩抬到族祠大门口时,谭延闿大喊:“今天就当我谭延闿死了,难道我还不能走大门吗?”族老们面面相觑,最后给他让出了一条道。谭延闿的做法,赢得了在场群众的阵阵掌声,他用一个极其聪明的办法化解了危机,同时给予了母亲应有的尊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