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御河夜景 新華社記者 李安攝

開封書店街夜市人氣火爆 記者 龔硯慶 攝

開封鼓樓廣場夜市 記者 龔硯慶 攝

遊客在開封城牆景區遊覽自拍 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鄭州]

縣區夜經濟發展得好最高獎百萬

(河南日報記者 徐建勳 李林)6月2日,記者獲悉,鄭州市下發《關於貫徹以人民爲中心發展思想進一步做好爲民造福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圍繞“六穩”“六保”,聚焦穩崗位、保就業、惠民生,出臺十項措施。其中提出的關於設立市集和跳蚤市場、高額獎勵夜間經濟、包裝一批“網紅打卡經濟”等舉措備受關注。

《意見》指出,鄭州將開展“醉美·夜鄭州”系列消費促進活動,每個縣(市、區)、開發區合理佈局1到2個“夜品、夜購、夜賞、夜遊、夜健”夜間經濟集聚示範區,舉辦1—3項夜間經濟主題活動。開展縣(市、區)、開發區夜間經濟活動評選,對前三名分別給予100萬元、80萬元、50萬元獎勵。

《意見》要求,各縣(市、區)、開發區需充分利用廣場、公園等公共場所和閒置土地,按照定時間、定地點、定業態、定費用、定管理的原則,設立市集和特色跳蚤市場,加大監管和服務力度,突出關心關愛,同時嚴禁亂收費、亂攤派,確保經營主體能入市、能經營。

在鼓勵創新創業擴充就業崗位方面,《意見》中的“亮點”是積極發展“首店經濟”,打造消費增長新引擎,推動“直播+產業”發展,包裝推介一批適應鄭州經濟發展特點,能夠帶動產業鏈上下游融合發展的“網紅打卡經濟”。

值得關注的是,《意見》中還提出大力促進特色商業街區建設,因地制宜規劃建設一批有地域特色、風格各異、規範有序的特色街區,並對年營業額達1億元、5億元、10億元以上,且安排就業人數分別達1000人、3000人、5000人以上的特色商業街區,給予鄉(鎮、街道辦)100萬元、200萬元、300萬元獎勵。

[許昌]

“地攤兒經濟”有序放開

(河南日報記者 董學彥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王烜)5月28日下午,在許昌市文化路上,20個紅底藍頂的農副產品便民亭一字排開,52歲的商販辛明勳正在一處攤位前招徠顧客。在他身旁,一箱箱蔬菜水果、一瓶瓶醬醋調料擺放有序。

“以前我在街頭賣水果,天天和城管‘打游擊’,總是提心吊膽,生意也不好做。”辛明勳說,“自從這些便民亭建好後,我們就有了固定攤點,客源穩定,又不用東奔西跑,生意越來越紅火。”前來買菜的居民王慶海說:“街道開放,體現了城市的包容,也給市民帶來了生活上的便利。”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爲穩就業、促增收、保障民生需求,日前,許昌市按照“便民利商、疏堵結合”的原則,在不妨礙交通、不噪音擾民的前提下,將中心城區文化路、望田路、憑心街、文會街等9條街道作爲開放式的便民服務街道,在這些街道的馬路道牙以上增設200多個攤位,讓商販在攤位上全天自由經營,以實現“商販就業有保障、市民生活更方便、城市管理精細化”。

“開放的街道和街道上攤位的位置,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爭取既滿足商販和市民的需要,又不影響城市環境。”許昌市文明辦主任劉少林表示,規範馬路市場既可體現城市的管理水平,又能彰顯城市溫情,在今後的城市管理中,相關部門會給商戶提供更多幫助,使地攤兒經濟發展得更規範、更便民。

[漯河]

6億元消費券等你搶

(河南日報記者 郭海方 通訊員 王宏偉)以“促消費、惠民生、激活力、穩運行”爲主題的漯河市“千企惠民促消費”活動6月1日開幕,漯河市1040家企業(商戶)的1800多種商品(服務)參與活動,讓利幅度均在10%以上,發放的消費券總額度近6億元。

當天上午,在漯河市科教文化藝術中心展銷點雙匯展區,衆多上市新品集體亮相,引得市民競相購買。“我們已發放消費券30萬張,價值150萬元;整個展銷期將發放300萬張消費券,價值1500萬元。”漯河雙匯商業連鎖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寶華介紹,此次活動中,雙匯共推出肉製品、調味料、速凍食品等400多種優惠產品,讓利幅度達15%。除現場展銷點外,漯河市64家雙匯連鎖店也參與活動。

據介紹,漯河市“千企惠民促消費”活動採取“政府引導、企業主體,線上領券、線下消費,多方聯動、閉環操作”的模式,先行在生活消費品、汽車、住宿、餐飲4個領域組織商家參與。消費者通過手機登錄“漯易辦APP”領取企業(商戶)電子消費券,到企業(商戶)指定的線下商家、門店或展銷場所進行消費。活動一期從6月1日開始,至6月30日結束,在漯河市科教文化藝術中心、漯河市體育中心、臨潁縣東方國際億洲城、舞陽縣億洲建材博覽城設立了4個全天候開放的集中展銷點,在漯河經開區中山公園設立了1個夜間集中展銷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