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将《西洲曲》作为南北朝民歌的典范之作,可谓是实至名归。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在我国文学史之中,南北朝民歌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读来令人叹为观止。其中有一首抒情长诗尤为引人注目,它就是《西洲曲》。

西洲曲

南北朝民歌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桕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南方地区美丽少女的相思爱恋。开篇写到她看到梅花开了就想去到西洲,折一枝梅花寄给她的恋人。她青春貌美年华正好,穿着杏子一样红的衣衫,头发乌黑亮丽。为了能见到她的恋人她装作出门采红莲。但是最终也没能见到她朝思暮想的小伙儿。归来后依旧相思难解独自哀愁,她无奈之下只能嘱托南风将她的情意带给他的恋人。

整首诗歌风格清丽曼妙、萧散自然,少女的形象天真烂漫羞怯而又多情,风景如诗如画令人陶醉。曾经有人将诗歌“有佳句而无佳篇”诗作一个极大的缺憾,比如谢灵运《登池上楼》虽有千古名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却不能算作上等之作。而我们来看这一首《西洲曲》,可以说全篇你找不出一个写的不尽人意的句子,说它尽善尽美恐怕有些言过其实但是说它是难得的“佳篇”恐怕不会有人反对。

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荷塘月色》中就曾引用过此诗“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之句,想必很多人也正是从那里了解到这首作品。能得到文学大师朱自清的青睐,自然不会是凡品。

对于文学作品,每个人有不同的喜好,就我个人来说,像《西洲曲》这一类诗歌最合心意。语出平淡却又情致错落,热烈多情而不致俗艳,文辞平正典丽韵味无穷。有的作品过于追求辞藻华美行文反复繁缛,反而是落得索然无昧难以卒读,汉时大赋纵横捭阖铺张扬厉动辄万言,文思才情的确超然,但终究是辞藻刻意堆砌,读来还不如一首精美的小诗的审美体验。

将《西洲曲》作为南北朝民歌的典范之作,可谓是实至名归。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民间的作品往往有它最为本真的艺术生命力,宛如一颗大树在岁月的土壤里万古长青。

相关文章